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策略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FTS)策略.方法解放军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88例,术中均从右侧鼻孔入路,取鼻中隔切口,不切除鼻中隔和中鼻甲,去除蝶窦前壁和鞍底开窗区的黏膜,蝶窦内不填塞止血材料,术毕留置蝶窦引流管.术后4个月应用改良的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量表评估患......
作者:吴箭午;张建鹤;张帅;王守森 刊期: 2018- 12
-
术中超声引导下脑室穿刺术监测颅内压在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脑室穿刺术监测颅内压在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脑室穿刺术监测颅内压的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7例(研究组)和本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传统脑室穿刺术监测颅内压的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71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
作者:秦虎;王增亮;徐丹书;汪永新;范国锋;高勇;罗坤;更·党木仁加甫 刊期: 2018- 12
-
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A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MVD术后AM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可能导致AM发生的18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者熟练程......
作者:舒成;张晖;黄永安;陈录;许佳龙;程钢戈 刊期: 2018- 12
-
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与水通道蛋白4及活性氧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活性氧簇(RO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47例,于发病第1、3、14、28天,通过头颅CT图片计算脑血肿和继发脑水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AQP4及ROS水平,分析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
作者:魏二佳;黄谷;陈琦;陈文延 刊期: 2018- 12
-
血流导向装置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直径≥10 mm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直径≥10mm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自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直径≥10mm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22例,未破动脉瘤64例,对破裂动脉瘤患者均采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86例患者中应用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55例,多支架辅助栓塞治疗18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13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即......
作者:权涛;陈衍江;王灵敏;管生;刘朝;王子博;徐浩文 刊期: 2018- 12
-
大瘤体瘤深/载瘤动脉直径对前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3mm)破裂相关的形态学因素,为未破裂前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单发前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84例,未破裂动脉瘤16例.通过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进行三维重建并获取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比较破裂动脉瘤组和未破裂动脉瘤组患者的临床......
作者:陈丽芳;陈勇春;周甲丰;林博丽;黄定品;杨运俊 刊期: 2018- 12
-
PCA-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PCA)-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和发生医源性获得性肺炎(HAP)的预测模型,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和发生HAP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自2011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接受开颅手术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36项临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累积贡献度>2/3提取前12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死亡......
作者:冯金周;刘发健;匡永勤;江华 刊期: 2018- 12
-
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入住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100例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家属意愿将其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治疗30d后比较2组患者的撤机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2组撤机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的时......
作者:古菁;黄怀;沈丹彤;邢然然 刊期: 2018- 12
-
脂多糖刺激小胶质细胞激活分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小胶质细胞激活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常规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分为LPS组和对照组,LPS组细胞加入200ng/mLLPS,对照组细胞加入等量培养基.作用6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2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浓度和细胞TNF-α、IL-1βmRNA的表达;应用......
作者:吴军;丁单华;李倩倩;王欣宇;孙玉莹;李兰珺 刊期: 2018- 12
-
miR-12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C57BL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122模拟物组和miR-122抑制物组,每组9只.后3组大鼠左侧脑室分别注射无义对照序列、miR-122模拟物和miR-122抑制物,10min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组小......
作者:罗斌;王玉珏;游恒星;彭智涛;练晓文 刊期: 2018- 12
动态资讯
- 1 左旋氨氯地平对预收缩的大鼠离体基底动脉的舒血管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 丘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
- 3 尿酸—帕金森病防治的潜在新靶点
- 4 大脑前动脉复合体穿支和分支的显微解剖
- 5 中青年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 6 槲皮素对缺血缺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7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 8 以发作性黑朦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一例报道
- 9 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 10 踏车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中枢驱动的影响
- 11 脑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
- 12 Dravet综合征的SCNlA基因突变
- 13 复方炔诺酮片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一例
- 14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 15 不同组织来源人嗅神经鞘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 16 miRNA-134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
- 17 外泌体源性miR-124对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作用研究
- 18 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急性脑梗死溶栓一例报道
- 19 E196A基因突变型克雅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 脑白质疏松与脑血管病关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