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海马头部海马趾的丢失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海马头部海马趾的丢失对海马硬化的MR诊断价值.方法5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海马硬化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E1.5TSignaHorizonLX超导型磁共振机,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倾斜冠状面T1W、T2W成像.回顾性分析MR检查资料,重点评价海马头部海马趾的情况,分为海马趾完全丢失、海马趾部分丢失和海马趾清晰存在三种情况.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海马趾清晰存在,......
作者:何慧瑾;沈天真;冯晓源;陈星荣;江澄川;高翔 刊期: 2005- 10
-
94例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94例复发脑梗死与100例未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酗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密切,OR值分别为2.206、2.842、2.366,P值均<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294.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酗酒史......
作者:卢莘生;钟剑萍 刊期: 2005- 10
-
脑震荡患者心理障碍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心理障碍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脑震荡患者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常模(正常人阳性症状均分)比较.结果脑震荡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常模,暴力伤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的心理障碍较严重.结论脑震荡可导致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受伤方式和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应早期......
作者:杨本生;赵鹏洲;欧英雄;谭社练;方胜;赵伯端 刊期: 2005- 10
-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PRES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为子痫/先兆子痫,2例为高血压脑病,1例为环孢菌素A(CSA)的神经毒性.12例均行MRI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7例行CT平扫检查,2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
作者:高波;吕翠;王学建;马效德 刊期: 2005- 10
-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救治脑疝病人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救治脑疝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05例外伤性脑疝病人施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全部病人均进行随访,按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9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18例,死亡26例.死亡者中45岁以上者为9例,45岁以下者17例.入院时为脑疝者63例,术后死亡20例;入院后逐渐出现脑疝者42例,术后死亡6例.脑疝发生后2h内手术者89例,......
作者:王洪正;戴黎萌;许燕球;陈建良;吴耀晨;徐如祥 刊期: 2005- 10
-
疑似多系统萎缩4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38例拟诊MSA和10例可能MSA患者的临床资料、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本组有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15例,Shy-Drager综合征(SDS)20例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13例.29例行EAS-EMG检查,23例有自发电位.结论临床表现与EAS-EMG等辅助......
作者:傅毅;刘建荣;陈生弟 刊期: 2005- 10
-
脑干占位病变治疗及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脑干占位病变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手术入路、切除方式和并发症防治等问题.方法分析总结1999~2005年我院住院治疗的55例脑干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接受显微手术治疗40例,其中颞下经天幕入路5例,经中孔一小脑延髓裂入路15例,经蚓体切开入路12例,经小脑半球切开入路2例,经桥小脑角脑干侧方入路4例,经纵裂一第三脑室入路2例.术后接受放疗和(或)化疗13例.非手术治疗15例......
作者:王向宇;柯以铨;王清华;徐如祥 刊期: 2005- 10
-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前中颅底病灶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包括经眶额入路、经颧弓入路和眶颧弓入路)切除前中颅底病灶的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经标准翼点入路11例,眶额入路19例,颧弓入路4例,眶颧弓入路4例.结果病灶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及大部分切除4例,无法处理病灶1例,无一例出现脑牵拉损伤.结论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处理颅底病灶比标准的翼点入路显露更好,正常脑组织侵袭性更小.改良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不仅适于前中颅底肿瘤的切除......
作者:潘力雄;刘运生;陈忠平;李少鹏;刘小红;刘锡川;蔡涛;付万新;宋敏鹰 刊期: 2005- 10
-
术中电刺激杏仁及伏隔核诱发类海洛因欣快感的临床观察
目的术中电刺激杏仁核及伏隔核,观察患者的反应.方法戒毒手术中,在毁损双侧杏仁核及伏隔核前、后均进行电刺激,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在完成脱毒的61例患者中有43例电刺激杏仁核及伏隔核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类似吸毒的欣快感,其中有22例患者伴有明显的心率增快;9例未脱毒的患者在刺激后无一例出现上述感觉.结论术中电兴奋法可以更准确的对杏仁核及伏隔核进行定位,并且验证了海洛因依赖过程中中脑腹侧被......
作者:顾建文;郑崇勋;杨文涛;李汛;贺伟旗;曾凡俊;杨立斌;夏勋;马原 刊期: 2005- 10
-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闭塞病人的疗效.方法一侧颈动脉闭塞,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21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例,接受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组13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临床和超声波随访1年半.结果A组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98%,颈内动脉支架放置成功,术后狭窄程度小于10%,除1例偶发一次一过性脑出血(TI)外,其他病人未再出现TIA和中风发作,颈......
作者:马荣耀;石军峰;王天才;杨玉坤;朱新臣;王相阁;秦鸥;张红芳 刊期: 2005- 10
动态资讯
- 1 广泛性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抗癫痫治疗效果研究
- 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救治体会
- 3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 4 2型糖尿病伴发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 5 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后人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改变
-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钠素的变化及意义
- 7 STAT3信号通路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 8 第十七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班(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
- 9 损伤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突触蛋白的动态表达
- 10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脑损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 11 人脑胶质瘤中巢蛋白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 12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后垂体激素变化及亚低温治疗疗效分析
- 13 转染hSOD1-G93A对NSC-34细胞内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强化心理治疗联合万拉法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缺损的影响
- 15 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初步研究
- 16 脊髓源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佳短发夹样RNA分子筛选
- 17 神经胶质瘤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初步研究
- 18 内皮素-1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初步研究
- 1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变化及知母总皂苷对其影响
- 20 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开通术中血管穿孔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二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