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灰质异位所致癫痫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HGM)与癫痫的关系,以及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例HGM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以及随访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4例行异位灰顶切除+皮层热灼,1例行异位灰顶切除+皮层热灼+前颞叶切除.1例行单纯皮层热灼.术后随访2~4年,5例至今未见发作,1例发作明显缓解.结论对于HGM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

    作者:罗智刚;唐运林;周连银;周辉;卞园园;单健;张奕生 刊期: 2009- 01

  • 肺炎衣原体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珠江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2例)、脑出血伴梗死患者(6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52例)以及健康对照者52例,分别应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icro-IFA)检测Cpn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自介素-6(IL-6......

    作者:刘卉;马伯扬 刊期: 2009- 01

  • 寰枕融合畸形患者寰枢侧块关节形态变化与寰枢椎脱位的三维特征

    目的分析寰枕融合畸形伴寰枢椎脱位时侧块关节的形态学变化与脱位的三维特征.方法寰枕融合畸形伴寰枢椎脱位患者36例行螺旋CT扫描后.数据以DICOM格式传送至三维可视化工作站.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按照骨性畸形、寰齿关节、侧块关节的次序观察骨性畸形及寰枢椎脱位的三维特征.结果寰枢侧块关节呈关节滑脱者57侧(79%)、关节整体变形前倾者61侧(85%)和关节面分离者11侧(15%).对照两侧对称或不对......

    作者:刘策;周定标;余新光 刊期: 2009- 01

  • 116例大脑中动脉病变患者脑梗死类型分布和脑灌注异常分析

    目的应用神经影像检查,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疾病(MCAOD)患者梗死类型分布和脑灌注异常.方法对经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116例MCAOD患者的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和CTA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其脑梗死类型分布和脑灌注改变.结果116例患者中,CTA共检出133条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其中单侧者99例,双侧者17例.其中MCA闭塞25条,重度狭窄39条,中、轻度......

    作者:张春玲;徐忠宝;李继梅;王锐;高凤玲 刊期: 2009- 01

  • 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高渗状态患者32例做为高渗状态组,抽取同期非高渗状态的脑卒中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渗状态组平均血浆渗透压[(338.8±12.5)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11.7)mOsm/L],高渗状态组平均GCS分值[(6.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7±......

    作者:童道明;苏晓清;廖杰芳;胡建康;易飞;贺琼 刊期: 2009- 01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脊柱虚拟模型,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方法对高分辨率的人体64排CT切片数据进行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结果重建出的脊柱模型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

    作者:于博;陈彦;彭丰平;靳安民;舒小秋;刘成龙;鲍苏苏 刊期: 2009- 01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89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18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实质内,以头痛、癫痫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均全切除病灶;6例位于脑外中颅窝底区,其中全切除病灶5例,病灶活检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

    作者:曹国彬;陆永建;何伟文;方泽鲁;伍健伟;李明昌 刊期: 2009- 01

  • 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采用支架技术治疗的9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6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均在首次治疗中成功植入支架或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椎动脉均保留通畅,无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4~39个月临......

    作者:陈志;朱刚;冯华;林江凯;缪洪平;潘杰香 刊期: 2009- 01

  • 一例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的临床、遗传和脑超微结构特点

    目的通过分析1例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LINCL)病例.探讨LINCL的临床、遗传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例L1NCL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资料,并对其脑电图(EEG)、影像学和脑组织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EG显示弥漫背景脑电慢化,间歇期阵发全面性棘慢波及尖慢波节律.头颅MRI检查发现患儿及其胞兄脑萎缩尤以小脑萎缩明显.脑组织活检光镜下见大脑皮层弥漫性损害,可见变性、萎缩和未成熟......

    作者:曾志涌;易咏红;廖卫平;陆雪芬;郝卓芳;王玉良 刊期: 2009- 01

  • 束臂试验在锁骨下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束臂试验在锁骨下动脉狭窄(S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束臂试验检测38例SAS患者的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下降幅度(DRBFV)及血流速度从下降至恢复的时间(RTBFV),并与37例对照组对比.结果束臂试验后SAS组与对照组比较,DRBFV明显增加[分别为(1.73±0.40)cm/s、(7.26±1.17)cm/s],RTBFV明显延长[分别为(1.78±0.......

    作者:周立春;贾伟华;魏宝杰 刊期: 2009-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