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栓弹力图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收治的发病24h内的ASAH患者32例作为ASAH组,同期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成员传统凝血功能参数,应用TEG分析仪检测TEG各参数.结果2组成员传统凝血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
作者:赵珂;苗旺;滕军放;李京红 刊期: 2017- 01
-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简易定位法——“两点两线法”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颅内血肿穿刺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患者16例.术前利用常规CT影像,根据空间立体定向原理,以基线平面的正中矢状线与双侧外耳孔联线的交点为坐标系参考原点,测量穿刺靶点相对原点的三维坐标值,根据测量结果在头皮上标记出靶点在头皮上的2个投影点,穿刺点指向两点的方向形成两条定位引导线,在两点两......
作者:魏大年;刘铁坚;张冠华;朱永晖;宋振华;夏海军;熊浩;史保华;刘承勇 刊期: 2017- 01
-
脑血管DSA在椎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椎动脉变异诊断的价值,了解椎动脉变异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脑血管DSA检查的94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明确存在椎动脉变异患者的DSA特点及其不同变异种类和发生率.结果发生椎动脉变异140例.椎动脉起源异常16例(1.7%),其中左侧椎动脉起源异常14例,右侧椎动脉起源异常2例.1例......
作者:杨海华;周晓梅;刘立斌 刊期: 2017- 01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痴呆的初步临床结果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痴呆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例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双侧穹窿/下丘脑为治疗靶点进行DBS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对患者行临床痴呆分级(CDR)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活动问卷FA......
作者:凌至培;毛之奇;潘隆盛;徐欣;崔志强;贾建军;韩璎;王珊珊;余新光 刊期: 2017- 01
-
H2S可能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拮抗糖皮质激素介导的抑郁样行为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皮质醇(CORT)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RT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治疗组、高剂量NaHS治疗组,后3组采用皮下注射CORT构建抑郁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CORT干预第15天开始,对照组和CORT组每天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低剂量与高剂量NaHS治疗组每天......
作者:张平;蒋莉;肖志芳;吴琳;罗焱;邹伟 刊期: 2017- 01
-
远外侧入路中枕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在后循环搭桥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远外侧入路中枕动脉的解剖特点,为后循环搭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血管注入染色乳胶的成人头颈标本10例(共20侧枕动脉)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解剖开颅,观察枕动脉的起源、行程、邻近结构、血管分支,记录枕动脉各段的直径、可移植段的长度、椎动脉V3的直径以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距离.结果枕动脉在下颌角水平起自颈外动脉的后壁,在颈外动脉内侧、颈静脉外侧上行,到达茎突后内侧区,转向后外侧行走,行于二腹肌......
作者:胡继良;罗伟坚;王浩;项威;吕文;陈东 刊期: 2017- 01
-
激活PPAR-γ对缺氧诱导的N9小胶质细胞迁移和炎症因子释放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迁移及炎症因子释放能力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分为4组:常氧组、缺氧组、吡格列酮+缺氧组(应用吡格列酮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和T0070907(PPAR-γ信号通路抑制剂)+吡格列酮+缺氧组.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作者:种莉;唐鹏;刘鹏;陈丽;刘玥;李锐;郭民侠 刊期: 2017- 01
-
米诺环素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组)、正常+米诺环素组(C+M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米诺环素组(DM+M组).DM组、DM+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以建立糖尿病模型,每周测定鼠尾静脉血血糖,选择血糖值≥16.6mmol/L的大鼠纳入实验,未达标者小剂量......
作者:杨程;张娜娜;黄红洁;赵卓;高洁;田国锐;吴帮林 刊期: 2017- 01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其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为非创伤性SAH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UIAs破裂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郝以姝;张志珺 刊期: 2017- 01
-
脊髓损伤后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血脊髓屏障破坏机制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与血脊髓屏障(BSCB)破坏密切相关,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活化在BSCB破坏及SCI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围绕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SCI后BSCB破坏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蔡小军;宋惠珠;温浩;陆守荣;李在望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粤西汉族人群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3 米诺环素对实验性脑积水模型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抑制作用
- 4 阿尔茨海默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5 Nurr1基因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表达
- 6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鉴别诊断烟雾病和血管炎相关性烟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 7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的检测意义
- 8 重复大脑中动脉的3D-TOF-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9 颅内动脉支架动物模型的制作
- 10 微管蛋白基因突变与大脑皮质发育畸形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颅脑创伤后高血糖症的研究进展
- 12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 外伤史为10年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一例报道
- 14 蝶窦内间隔与经单鼻孔-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效果分析
- 15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八例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分析
- 16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后大脑耐受性
- 17 成年人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
- 18 颅底脑膜瘤的治疗进展
- 19 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 20 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