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作病因诊断及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对246例SAH患者行DSA检查以明确其出血原因.对138例确诊动脉瘤患者用GDC或E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246例SAH患者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55例(63.0%),其中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AVM)3例,动脉瘤合并烟雾病1例,AVM15例(6.1%),烟雾病10例(4.1%),......
作者:程树来;任安洲;段传志;钟朋标;李铁林 刊期: 2006- 11
-
分流失败小儿脑积水的神经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分流调整失败后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单纯内镜手术方法,对6例脑室-腹腔分流调整失败患儿进行分流管调整术,脉络丛烧灼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5例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占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堵塞患儿,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顺利;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持续时间2~7d;随访6个月至24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脑积水改善,分流管通畅.结论神经内镜对脑室......
作者:吕务军;关健伟;李在雨;李钢;樊伟强;王海东;吴耀晨 刊期: 2006- 11
-
99Tcm-TRODAT-1 SPECT与131I-epideprideSPECT显像对早期帕金森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DAT)99Tcm-TRODAT-1SPECT显像与多巴胺D2受体(D2R)131I-epideprideSPECT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正常对照者及46例早期未经替代治疗的PD患者分别接受脑DAT99Tcm-TRODAT-1SPECT与多巴胺D2R131I-epideprideSPECT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纹状体与枕叶、额叶的放射......
作者:孔岳南;苏敬敬;谢惠君;张致峰;蒋雨平 刊期: 2006- 11
-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皖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该类患者11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55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治疗组脑积水、术后脑梗塞、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
作者:吴江;黎国雄;王传湄;甄云;周育瑾 刊期: 2006- 11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颅脑核磁共振定量研究
目的测量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颅脑MRI片上的海马结构(HF)、胼胝体(CC)、侧脑室(LV)、外侧裂(SL)、白质疏松(LA)体积,建立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分析,提高区分AD组、VD组与老年健康对照组(NC)间的准确性.方法应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AD组、VD组、NC组各20例进行颅脑扫描,根据体视学的卡瓦列里原理,构建测试网格,对HF、CC、LV、S......
作者:陈俊抛;何国军 刊期: 2006- 11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处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共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平均41岁).36例共计38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60mm,其中3~7mm9个,8~14mm17个,15~24mm7个,≥25mm5个.术前破裂出血30例,其中14例形成脑内血肿;6例因其它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所有病例经DSA检查,......
作者:张剑宁;章翔;曹卫东;李侠;郭庆东;李兵;姬西团;刘恩渝 刊期: 2006- 11
-
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摆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适应证、相关问题和成功经验.方法对我科22例松果体区肿瘤采取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与我们使用侧俯卧位和俯卧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17例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39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7~52岁,平均22.6岁.病理性质:生殖细胞瘤17例,胚胎癌4例,内皮窦瘤2例,绒毛膜上皮癌1例,良性畸......
作者:王向宇;徐如祥;许平;柯以铨;杨志林;叶衍娟 刊期: 2006- 11
-
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诊半年~7年,术后26例头痛患者中24例得到不同程度缓解,24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22例得到改善.结论鞍区Rathke囊肿临床症状多样,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MRI检查的诊断价值优于CT.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国军;张建林;张修宝;苏吉春;宁波;于春江 刊期: 2006- 11
-
神经内镜下脉络丛烧灼术的并发症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脉络丛烧灼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行神经内镜下脉络丛烧灼术的脑积水患者的术后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高热4例,短暂性的动作性震颤2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该术式容易出现术后的发热反应,脑室置管外引流可减轻发热反应.烧灼脉络丛根部时应注意避免持续电凝,以保护毗邻的神经血管结构,防止脉络丛与电凝器粘连出血.......
作者:张喜安;彭玉平;漆松涛;樊俊 刊期: 2006- 11
-
辛伐他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作用.方法将连平县人民医院2003年3月~2005年3月1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例均给以常规治疗并静脉注射尼膜地平):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组)64例,给予口服或者鼻饲辛伐他汀20mg,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4例,给予安慰剂口服,每日2次.14d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行头颅CT等检查.结果14d的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神......
作者:周小锋;刘慧;张国忠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ERK1/2信号通路在弥漫性脑损伤中激活规律的实验研究
- 2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液体治疗策略探讨
- 3 新生期惊厥对大鼠海马NR1和GABAARα1表达的长期影响
- 4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 5 ACE及AT1受体在肌营养不良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 6 颅内动脉狭窄与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 7 已酮可可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
- 8 改良CT图像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 9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 10 神经科学遇上网络思维:脑科疾病的研究新视角
- 11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和面神经功能保护的探讨
- 12 甲磺酸去铁胺对脑出血患者占位体积以及功能预后影响的研究
- 13 持续性脑电监测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4 脑肿瘤干细胞与脑肿瘤耐药
- 15 颅骨修补术对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附12例报道)
- 16 一种实用的β-分泌酶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方法
- 17 鸟氨酸脱羧酶及其基因表达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进展
- 18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内皮细胞缺血耐受性观察
- 19 蝶窦斜坡颅骨骨巨细胞瘤误诊为脊索瘤一例报道
- 20 脑电定位与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