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目的通过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执行功能变化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02例HL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颅脑影像学有无异常分为CT/MRI阳性组(70例)和CT/MRI阴性组(32例),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做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测试者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Stroop色-字干扰测验(CWT)、连线测验OMT)的结果.结果3组比较在R'SPM总分、知觉辨别、比......
作者: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王训;李凯;胡纪源;李清清 刊期: 2009- 12
-
脑胶质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寻找术前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临床免疫学指标.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住院的117例脑肿瘤患者[其中胶质瘤共85例,高级别组(WHOⅢ~Ⅳ级)45例,低级别组(WHOⅠ~Ⅱ级)40例;脑膜瘤32例]术前用流式细胞仪(FACS)测定T淋巴细胞的含量,统计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脑膜瘤之间免疫学指标......
作者:牟永告;邓星海;严苏丽;魏大年;赛克;谢海涛;张湘衡;王振宁;李刚;刘铁坚;陈忠平 刊期: 2009- 12
-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局部脑血流(SCBF)灌注变化的特点,并初步探讨rCBF显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人及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32例患者分别进行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法观察rCBF情况;11例患者同期行MRI普通扫描.结果32例抑郁症患者中31例发现rCBF显像异常,共检出71个病灶,分别位于双侧额叶、颞叶、基底......
作者:余俊丽;焦举;许杰华;程木华;张峰;张勇 刊期: 2009- 12
-
岩斜区脑膜瘤侵袭区域划分与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岩斜区脑膜瘤颅底侵袭部位合理设计手术计划,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统计岩斜区脑膜瘤颅底侵袭部位的分布和特点,分析其与手术入路选择的关系及对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结果59例中侵袭上岩斜区(A区)51例(86%),侵袭巾岩斜区(BN)45例(76%),侵袭下岩斜区(C区)13例(22%),侵袭桥小脑角区(D区)19例(32%),侵袭鞍旁海绵窦区(......
作者:陶钧;李婷;王运杰 刊期: 2009- 12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膜瘤复发和残瘤生长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在颅内脑膜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和残瘤生长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因复发或残瘤生长而进行手术的脑膜瘤患者44例(71个脑膜瘤标本)做为实验组,同期非复发性脑膜瘤患者30例00个脑膜瘤标本)做为对照组,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脑膜瘤MMP-9的表达.分析不同手术次数、切除程度和病理分级间肿瘤MMP-9表达及患者无进展生存期(RFS)的差异.结果实验组......
作者:刘党奇;黄权;李智;刘斌 刊期: 2009- 12
-
经眉弓锁孔入路与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眉弓锁孔入路和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自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直径≤3cm的垂体腺瘤87例,其中经眉弓锁孔入路4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45例,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眉弓锁孔入路组向鞍上、鞍旁生长的肿瘤全切率(93.3%)高于单鼻孔蝶窦入路组(53.8%),微腺瘤和向蝶窦方向......
作者:李学元;李新钢;张学广;张连群;马翔宇;赵鹏 刊期: 2009- 12
-
应用循序加压弹力袜预防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使用循序加压弹力袜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神经系统肿瘤患者18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100例1于肿瘤切除术后第一天即使用循序加压弹力袜,直至患者可以下地行走;对照组患者(80例)术后未使用循序加压弹力袜,其他处理相同.术前及术后每隔3天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2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试验组中DVT发生3例......
作者:于书卿;王集生;季楠;钱珂;汤劫 刊期: 2009- 12
-
14-3-3蛋白与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脑脊液中是否存在14-3-3蛋白,探讨其与GBS早期诊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KiT方法检测40例GBS患者起病后3d内、第7天、第14天脑脊液14-3-3蛋白浓度,对照组为10例同期骨科手术患者及25例同期住院的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并同时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蛋白;观察早期GBS患者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脑......
作者:于丽;梅风君;张小宁 刊期: 2009- 12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目的总结和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方法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39例(三又神经痛19例,面肌痉挛18例,舌咽神经痛2例)并探讨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和1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患者中有16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术后无血肿、感染、脑脊液漏、偏瘫和死亡病例.3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58年,其中32例......
作者:黄红星;邹叔骋;李创华;曾其昌;罗宗晚;王琴;李凌;卢军;刘博;刘坤 刊期: 2009- 12
-
引起顽固性呃逆、呕吐的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引起顽固性呃逆、呕吐(IHN)的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干、脊髓MRI特点.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17例NM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8例合并IHN的NMO患者临床表现及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IHN在NMO患者中常见,本组17例NMO中有8例合并IHN,临床上表现为IHN、复视、眼球震颤,其中6例表现有线样延髓征(LML)或线样延髓脊髓征(LMSL).脊髓纵向M......
作者:朱本亮;袁勇;荣良群;陆正齐 刊期: 2009- 12
动态资讯
- 1 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19例分析
- 2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
- 3 神经内镜下脉络丛烧灼术的并发症研究
- 4 两家系家族性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 5 Poly(I:C)与R848对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 6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
- 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8 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优化
- 9 外伤致大脑间纵裂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
- 10 丹酚酸B对活化血小板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应答的影响
- 11 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
- 12 胚胎小鼠脊髓源性与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特点
- 13 显微手术切除30例小脑幕脑膜瘤的治疗体会
- 14 急性脑梗塞所致颅内高压的特点和治疗
- 15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 16 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合并免疫性甲状腺病一例报道
- 17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18 蝶窦斜坡颅骨骨巨细胞瘤误诊为脊索瘤一例报道
- 19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外伤性脑损伤
- 20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42b、CD62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