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MCA狭窄程度与脑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对自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4例单侧MCA狭窄患者行CT灌注成像(CTP)检查:在双侧半球大脑前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供血区选择对称的感兴趣区,测量CTP参数如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等.并将患者按MCA狭窄程度分组(重度、中......
作者:史文倩;石进;杨帆;时惠平 刊期: 2015- 01
-
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排除标准去除218例,然后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既往使用降糖药、既往使用胰岛素、冠心病、房颤、吸烟、既往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脑梗死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
作者:吴钢;许映雪;胡志坚 刊期: 2015- 01
-
介入开通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探讨(附四例报道)
目的总结介入开通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行颈内动脉介入开通术治疗的4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出院时复查颅脑CT血管成像(CTA)示开通的颈内动脉皆通畅.1例术中出现医源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周后成功闭塞瘘口,颈内动脉通畅.2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示颈内动脉通畅,2......
作者:戴琳孙;连葆强;何理盛;林章雅;康德智 刊期: 2015- 01
-
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肺功能研究
目的总结肯尼迪病(KD)的临床、实验室、电生理、肺功能及基因特点,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四科收治的8例基因确诊的K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及肺功能特点,并与健康志愿者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基因检测确诊的8例K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13±17.47)岁,确诊年龄为(55.63±12.11)......
作者:杨碧莹;侯晓妹;杜宝新;卢明;郑瑜 刊期: 2015- 01
-
早期康复介入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SCI患者80例,其中伤后1个月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患者40例(治疗组),伤后1个月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患者40例(对照组).除康复治疗外,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在治疗前、后3个月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M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功能独立性......
作者:陈银海;张慧;李萌;王清华 刊期: 2015- 01
-
TCD联合DSA在分水岭脑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分水岭脑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97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TCD及DSA对该97例患者873条颅内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代偿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优缺点.结果TCD与DS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及闭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
作者:陶中海;张清秀;付家亮;翟羽佳;吕尤;魏秀娥;荣良群 刊期: 2015- 01
-
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原发性幕上大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开颅手术及气管切开治疗的幕上大量脑出血患者100例,其中术前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超早期气管切开(SET)组,术后3d内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早期气管切开(ET)组,术后3~7d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晚期气管切开(LT)组.比较3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术后再出血率、气管套......
作者:王晓东;张恒柱;董伦;严正村 刊期: 2015- 01
-
唤醒麻醉和术中直接皮层电刺激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结合术中皮层电刺激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5月全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例脑功能区病变患者,在术前利用神经影像学评估病灶位置,在神经导航下定位开颅,术中唤醒麻醉患者,并利用直接皮层电刺激确定功能区,在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全麻切除病灶.结果10例患者均行皮质运动区监测且全部监测到明确的运动反应,与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
作者:曹纹平;赵春生;张雅旋;曹胜武 刊期: 2015- 01
-
rHu-EP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分为EPO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EPO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第3、6、9、12天给予rHu-EPO6000IU皮下注射,5次注射为一疗程.对照组同时给予安慰剂处理,其他治疗相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特异......
作者:肖以磊;李忠民;朱建新;张树葆;郭传军;耿凤阳;种宗雷;朱伟杰 刊期: 2015- 01
-
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结果本组352例患者共352枚动脉瘤,其中致密栓塞172例,非致密栓塞180例;非致密栓塞组和致密栓塞组患者动脉瘤破裂状态、......
作者:顾大群;张扬;晁迎九;魏建军;傅先明;牛朝诗;高歌;陈昱;余舰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 脑缺血机制再认识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
- 3 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术中脑脂肪栓塞一例报道
- 4 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 5 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癫痫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6 鞍区肿瘤术后突发视力下降的临床分析
- 7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31例报告)
- 8 鞍区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9 大鼠出生早期LPS暴露远隔抑制成年期EAE发病与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
- 10 改良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的制作及性别特点
- 11 细胞移植与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
- 12 星形胶质细胞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前后的电生理功能鉴定
- 13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隐匿型脑动静脉畸形
- 14 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认知功能与海马质子磁共振波谱改变相关性分析
- 15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在脑室系统病变中的应用
- 16 CXCR4在胶质瘤诱导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17 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对狗心肌组织的损害作用
- 18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9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在脑实质内肿瘤手术中的作用
- 20 胼胝体出血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