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蛋白摄入水平对早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mTOR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摄入水平对早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断奶后的早产仔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早产标准蛋白组、早产低蛋白组、早产高蛋白组,从第22日龄起分别予标准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18%)、低蛋白饲料(含8%蛋白质)、高蛋白饲料(含30%蛋白质)喂养至实验结束.各组大鼠分别在第6周和第8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早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同期行......
作者:崔其亮;张慧;苏志文;孙卫文;谭小华;范茜;陈盛强 刊期: 2015- 01
-
小鼠外周神经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Th22细胞在小鼠外周神经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行异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供体为预先切除的SD大鼠坐骨神经),对照组小鼠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利用Catwalk系统检测2组小鼠术后坐骨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神经周围组织中IL-22阳性细胞不同时间点的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Th22细......
作者:柴辉辉;马亮;陈桂增;李少鹏;郭燕舞;吴博林;柯以铨;张世忠 刊期: 2015- 01
-
BDNF转染神经干细胞可降低β-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元的毒性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转染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后对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作用的抵抗能力及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法将BDNF基因转染到C57小鼠NSCs内,经荧光显微镜及ELISA检测转基因NSCs及其分化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元,将其分成3组:a组为神经元组,b组为神经元与NSCs共培养组,c组为神经元与BDNF转基因NSCs共培养组;每组设2平行组.培养3d后,......
作者:陈宇新;杨璐军;张凤兰;钟慧霖;孙海涛;肖志成;姜晓丹 刊期: 2015- 01
-
坐骨神经预损伤下调脊髓后索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miR-182进而促进CREB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microRNA(miR)组学角度探讨坐骨神经预损伤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机制,以期寻找关键治疗靶点.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坐骨神经预损伤+脊髓后索损伤组(15只)、单纯脊髓后索损伤组(15只)、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15只)和对照组(3只).在脊髓后索损伤前7d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脊髓后索损伤后4h、1d、3d、7d每组取3只大鼠处死并取与双侧坐骨神经对应的......
作者:王天仪;刘勇;原文琦;张衍军;王志杰;张亮;曹建刚;冯世庆;赵向阳 刊期: 2015- 01
-
雌激素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雌二醇(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及其细胞内分子机制,为激素替代疗法(HRT)预防及延缓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生物显微镜观察E2诱导神经细胞突生长作用,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E2对细胞骨架构建参与蛋白Rac1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天然孕酮及人工合成孕酮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1)E2组长神经突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及E2+MPA组,差异均具......
作者:马明星;杜伯涛;史青利;周丽丽;王嘉琳;徐丽君;赵越;张秦溪 刊期: 2015- 01
-
代谢组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主要通过对机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叙述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后代谢过程的动态反应规律[1].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不能说明整个细胞内发生的所有变化,而代谢组学却可通过检测大范围的生物样本,为研究提供直接和间接生理学观点[2],目前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终方向[1].......
作者:李明月;蒋海山;王群 刊期: 2015- 01
-
微小RNA对帕金森病中线粒体功能的调控研究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年龄是其独立危险因子,病理改变以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残余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小体)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为主要特征[1].一般认为,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调控系统异常等导致PD的发生,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的发病过程......
作者:叶勇义;朱志远;何骁征;卢国辉;张世忠 刊期: 2015- 01
-
先天性颅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认识新进展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cysts,ACs)是包裹脑脊液样液体的蛛网膜袋状结构,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后者常见病因为颅内感染、开颅手术、脑出血等;按部位可分为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s,IACs)及椎管内蛛网膜囊肿(spinalarachnoidcysts,SACs),其中IACs占所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在小于18岁人群中占2.6%[1......
作者:黄建煌;陈耀;林志雄 刊期: 2015- 01
-
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创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是指继发于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反复出现的自发性癫痫发作[1].PTE是中青年人群发生癫痫的主要原因[2-3].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日前仍无法完全阐明.本文现就PTE发生机制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游宇;徐如祥 刊期: 2015- 01
-
活性蛋白C及其变异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可能成为有效、具前途的方法.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到治疗时间窗窄和严重的出血风险的限制.木文基于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对活性蛋白C(activa......
作者:马莉莉;柴丽;张忠玲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癫痫手术前评估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 2 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3 大鼠脑挫伤后Nogo-A 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 4 癫痫细胞悬液对海马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 5 亲环素A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6 脑震荡患者心理状况评定(附186例报告)
- 7 pEGFP-C2基因因转染恒河猴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8 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9 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 10 成球实验在胶质瘤干细胞培养中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11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告
- 12 氯丙嗪对大鼠皮层HVSs节律及面部抽搐增强作用研究
- 13 OPN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14 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影响
- 15 癫痫患儿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改变的研究
- 16 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疗效的对比研究
- 17 通过皮肤活检评估正常人表皮神经纤维形态学特点
- 18 垂体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进展
- 19 重症脑梗死患者的TCD改变
- 20 异相睡眠剥夺对大鼠脑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4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