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神经梳理术治疗非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梳理术治疗非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利用神经梳理术治疗非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归为A组;利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49例,归为B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治愈率为90.6%(29/32);平均随访62.5个月后,治愈率为......
作者:杨德宝;周世军;王之敏 刊期: 2018- 01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8例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31例,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107例)的临床资料,使用MRI对患者VRS扩大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G-VR......
作者:王飞;杨卓璇;费敏;乔彦生 刊期: 2018- 01
-
内皮素系统多靶点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低灌注改善作用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已给患者的健康及其家庭、社会的经济造成了严重负担.及时有效地恢复脑血流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内皮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就内皮素及其受体在脑缺血后的相应变化,结合其信号通路中相应靶点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提出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史颖;何明利 刊期: 2018- 01
-
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15例报道)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表现为孤立性AVS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征:患者平均年龄为(62.1±13.5)岁,中位发病时间为24h(4~168h);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眩晕......
作者:刘岩;吕新云;陈硕;蔡兴秋;李歌;冯艳蓉;钱波 刊期: 2018- 01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遍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发病率亦不断增高.1993年全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酒精滥用的终生患病率(0.68%)已上升至各精神疾病排名中的第4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饮酒人群所占比例日益上升,酒精致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率继续升高,并成为多个地区突出乃至排名第1位的神经精神卫生问题[1].......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 01
-
疏血通对脑梗死小鼠侧支循环形成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脑梗死小鼠侧支循环形成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6)、疏血通组(n=26)及对照组(n=26),后2组用血管电凝法构建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dMCAO),造模后30min分别经腹腔给予疏血通注射液(1.5mL/kg)和等量生理盐水,每12小时给药1次,连续3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
作者:杨佳;邱占东;邓刚;方瑜;李大勇;张苏明 刊期: 2018- 01
-
基于CT血管造影的侧支循环评分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进行比较,为侧支循环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评估所有患者侧支循环,比较3种评分的信度及效度.随访患者出院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
作者:王国防;李刚;孔岩;杨玲;郝亚南;丁意平;刁珊珊;徐耑 刊期: 2018- 01
-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脑卒中事件中缺血区域可通过动脉再通或侧支代偿实现血流再灌注.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对侧支循环进行全面的评估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本文围绕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估技术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丽丽;张斌升;韩红星 刊期: 2018- 01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非典型临床表现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LS患者可出现许多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受损、感觉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本文将对ALS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慧丰;姚源蓉 刊期: 2018- 01
-
4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微小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点突变、微小缺失或插入突变的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专科门诊收治的DMD患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证实为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临床诊断为DMD的45例患者,进行DMD基因测序,并对其微小突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例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DMD患者中......
作者:孙毅明;杨娟;朱瑜龄;王倞;李欢;林金福;张成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研究
- 2 黄精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3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4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5 氯喹对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脑皮质及海马腺苷激酶表达的影响
- 6 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对狗心肌组织的损害作用
- 7 内镜辅助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 8 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其手术相关问题探讨
- 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 10 胶质瘤血管起源细胞的研究现状:血管新生和血管发生两种观点的碰撞
- 11 视网膜眼电图对DMD/BMD携带者的检测价值探讨
- 12 神经外科术后炎症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 13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随访总结
- 14 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 15 针刺对脑挫裂伤缺血半暗区血流变化的半定量研究
-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 17 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 18 麻醉复苏期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特征差异实验研究
- 19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前中颅底病灶的临床体会
- 20 神经血管单元与抑郁发作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