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常规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接受常规开颅手术的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0d、90d的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作者:刘继东;宋来君 刊期: 2016- 11

  • 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并发硬膜下积液的预后.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的264例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硬膜下积液分为硬膜下积液组(n=35)与对照组(n=229).硬膜下积液组采取腰穿、皮下穿刺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硬膜下积液组预后不良21例(60.0%),对照组预后不良12......

    作者:柏鲁宁;柯尊华;畅涛;周振国;罗卫;侯文;张毅;赵晓平 刊期: 2016- 11

  • 二例真正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报道

    真正后交通动脉动脉瘤(TPCoAA)是指动脉瘤颈起源于后交通动脉主干动脉的动脉瘤,这类动脉瘤在颅内很少见,只占颅内动脉瘤的1.3%,占所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6.8%,其中男性占42.9%、女性占57.1%[1].自1951年以来文献报道了近100例左右的TPCoAA病例(包括那些以非英语语种发表和会议摘要).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大脑后交通动......

    作者:郑树法;余良宏;李西锋;段传志;姚培森;林章雅;林元相;康德智 刊期: 2016- 11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现状与发展

    早期救治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根据AIS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动态演变过程,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使阻塞血管再通和恢复脑缺血区域的再灌注.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发病4.5h内采用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是治疗AIS的首选方法[1-2].但是,由于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并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患者非常有限(只有不到3%);同时静脉溶栓对......

    作者:徐如祥;张振海 刊期: 2016- 11

  • 丹酚酸B联合iPSCs-N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丹酚酸B联合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iPSCs-N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并行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1)其后进一步......

    作者:舒涛;刘畅;庞卯;王娟;戎利民;周葳;王璇;刘斌 刊期: 2016- 11

  • H2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及树突棘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吸入高浓度H2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及树突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n=40),假手术组吸入含67%N2和33%O2的混合气体,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分别于再灌注同时吸入67%N2和33%O2的混合气体、67%H2和33%O2的混合气体.各组大鼠分别于再......

    作者:谭永星;袁楠楠;夏裕宁;张鑫磊;梁维;魏佑震 刊期: 2016- 11

  • 神经调节素1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ERK5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l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抑制剂组、抑制剂+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颈内动脉注射5μL(2μg/kg)NRG1β干预治疗,抑制剂BIX02189于缺血前经颈内动脉注入.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作者:李红云;谷宁;季亚清;张睿;郝翠;郭云良 刊期: 2016- 11

  • 胡黄连苷Ⅱ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胡黄连苷Ⅱ组、CytC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CsA)组、CsA+胡黄连苷Ⅱ组、CytC选择性激动剂苍术苷(Atr)组、Atr+胡黄连苷Ⅱ组、DMSO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并按分组给予相应干预.各组大鼠在再灌注2......

    作者:张红艳;翟丽;王婷婷;李珊;郭云良 刊期: 2016- 11

  • 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皮层长链非编码RNA及mRNA的表达谱研究

    目的探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大脑皮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及mRNAs的差异表达情况,寻求调控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新机制.方法6只C57BL/6J雄性基因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及SAH组(n=3),后者采用颈动脉内穿刺法构建SAH模型.造模后24h断头取脑,提取皮层总RNA.经质量检测合格后,行PCR扩增建立cRNA文库,采用IllurninaHi......

    作者:彭建华;陈义天;吴越;庞金伟;曹芳;田晓翠;秦兴虎;郐莉;陈礼刚 刊期: 2016- 11

  • BDNF和Trk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SAH组(n=28),后者应用颈内动脉线栓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术后24h和7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检测脑皮质BDNF和TrkB的表达.结果术后24h和......

    作者:葛洪良;林元相;林章雅;余良宏;张元隆;康德智;丁陈禹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