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年第10期文章
  •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载BDNF基因的制备及在活体大鼠脑内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携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并在活体颅脑损伤大鼠脑内表达,观察PBCA纳米粒是否具有提高BDNF基因转染率的能力.方法选用乳化聚合法制备PBCA纳米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BDNF,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后利用PBCA纳米粒进行包裹.选用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PBCA组、PEG......

    作者:赖雪;钟武;胡迎春;李昊;熊雨;陈礼刚 刊期: 2015- 10

  • 缺氧对BAVM猪模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功能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对脑动静脉畸形(BAVM)猪模型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VSMC)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VSMC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的BAVM实验用猪模型,分离脑底微血管网(RM)的VSMC后行原代培养.取鉴定成功的VSMC及源自正常实验用猪的VSMC分为A、B、C、D4组,其中A组:正常实验用猪VSMC,21%O2环境培养;B组:BAVM模型猪VSMC,21%O2环境培养;C组:正常实......

    作者:赵晓勇;张晓丽;江向明;肖华;王刚 刊期: 2015- 10

  • 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继发性死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干预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AST)自噬、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取纯化AST分成3组:(1)空白组:加入2μLPBS液1h后,再加入2μLPBS液;(2)激活组:加入2μLPBS液1h后,再加入2μLNF-κB激活剂PMA(终浓度1μmol/L);(3)抑制组:先加入2μLNF-κB阻断剂PDTC(终浓度20μmol/L)预处理lh,再加入2μLPMA(终浓度......

    作者:莫伟;陈兵;林亨;邹新辉;龙霄翱;梁远生;尹延庆;黄梓雄;谈山峰 刊期: 2015- 10

  • 绿色裸小鼠脑组织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分析

    目的分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裸小鼠(绿色裸小鼠)脑组织中EGFP的表达情况,为绿色裸小鼠的脑内移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本实验室自建的绿色裸小鼠Foxn1nu.B6-CAG-EGFP/SU为实验对象,采用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分析小鼠主要器官组织/细胞和脑不同部位组织中EGFPmRNA表达水平,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全身主要器官组织和全脑不同层面组织中绿色荧光强度,应用荧......

    作者:芮琴;王爱东;陆朝晖;刘兵;戴纯刚;代兴亮;王麒龙;陈金生;董军 刊期: 2015- 10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状回的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与VD模型组(n=6),VD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除了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外其余步骤均与VD模型组相同.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估2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透射电镜观察2组大鼠海马DG区的超微结构......

    作者:万朋;高俊涛;王丹;王军;金清华 刊期: 2015- 10

  • 米诺环素对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面神经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40只)、面神经损伤组(简称损伤组,40只)及米诺环素组(40只).显微手术阻断后2组大鼠鼓室段岩动脉建立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米诺环素组术后每天灌胃给予米诺环素60mg/kg,假手术组和损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作者:徐进旺;李爱民;刘希光;陈慧珍;李宁;孙勇;颜士卫;王端磊 刊期: 2015- 10

  • 原发性颅脑爆震伤犬模型的建立及甘露醇早期救治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原发性犬颅脑爆震伤模型,观察早期应用体积分数为20%的甘露醇对实验犬的救治效果.方法成年雄性健康杂种犬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2只)、高剂量甘露醇治疗组(12只)、低剂量甘露醇治疗组(12只).3组实验犬均建立颅脑爆震伤模型,伤后6h起,高、低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犬分别静脉滴注20%甘露醇1.0g/kg、0.5g/kg,以后每6小时追加1次,其他处理3组相同.比较3组犬伤后0、3、6......

    作者:张广林;王本瀚;高国栋;梁威;于嘉;高波 刊期: 2015- 10

  • LRIG1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在寻找哺乳动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负调控蛋白的过程中,与果蝇Kek1蛋白(EGFR负反馈因子)结构相似的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eucine-richrepeatsandimmunoglobulin-likedomains1,LRIG1)步入了研究者的视野[1].2001年,Nilsson等[2]从人脑中成功克隆了LR......

    作者:邵灵敏;陈谦学 刊期: 2015- 10

  • 周细胞在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

    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虽然经过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病理机制仍然没有理清,制约了其死残率的下降.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周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功能改变,提示周细胞可能参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进程[1].周细胞是附着于微血管内皮的一种多能性细胞,1873年由Rouget发现,1923年由Zimmermann正式命名.脑中周细胞含量丰富,广泛分布于前微毛......

    作者:李强;阮怀珍;冯华 刊期: 2015- 10

  •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一例分析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nd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以脑部深穿支小动脉受累为主的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早期常表现为先兆偏头痛发作(发生率约为20%~40%)[1].本研究将1例以头痛就诊的C......

    作者:常琳;吕友梅;余锋;刘晓敏 刊期: 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