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AP-1蛋白c-Jun与Fra1形成二聚体促进类多巴能神经细胞SH-SY5Y存活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P-1)c-Jun与Fra1对类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SH-SY5Y细胞,裂解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c-Jun是否与Fra1形成二聚体.(2)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SP600125组、U0126组及SP600125+U0126组[分别加入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MEK1/2......

    作者:何伟文;何国振;伍建伟;梁建峰;袁忠民 刊期: 2014- 12

  • JNK信号通路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脑损伤组、JNK拮抗剂组,每组18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予打击.造模后0.5hJNK拮抗剂组大鼠腹腔注射SP600125(15mg/kg),另外2组大鼠注射等剂量溶剂.伤后1、3、7......

    作者:骆良钦;陈祥荣;李亚松;王帆;胡伟鹏 刊期: 2014- 12

  • 臭氧对PD模型大鼠黑质氧化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臭氧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黑质氧化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组、20mg/L臭氧治疗组、50mg/L臭氧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前3组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15μg6-羟多巴胺(6-OHDA)制备PD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0、50mg/L臭氧治疗组分别在造模后4周经直肠吹入5.0m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臭氧浓度分别为20mg......

    作者:邓兵梅;杨红军;彭凯润;徐习;黎振声 刊期: 2014- 12

  • 微小RNAs对帕金森病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和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的出现[1].目前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广大学者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增大、氧化应激等都可能参与了PD的发病.近年来关于PD遗传因素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现已发现PARK1~PARK18等18个基因位......

    作者:朱志远;叶勇义;卢国辉;张世忠 刊期: 2014- 12

  • 神经科学遇上网络思维:脑科疾病的研究新视角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与生存压力的增加,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重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等疾病发病率与患病人数逐年剧增.根据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的新统计数据,未经治疗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脑科疾病将占全球疾病的13%[1].......

    作者:路翰娜;宁玉萍 刊期: 2014- 12

  • 皮层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关键技术的临床应用

    皮层功能区胶质瘤是指侵袭了或邻近与语言、运动、感觉、视觉等功能密切相关的皮质和皮质下通路的胶质瘤,理想化的手术治疗是在大程度地切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正常脑功能,避免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传统的手术是术前依据常规影像学信息(CT和常规MRI等)设计开颅,术中依据脑解剖结构、组织颜色、形状和质地变化等来确定皮层功能区和病变的位置和范围,这种定位并不准确,容易造成肿瘤残留或术后神......

    作者:熊赤;牛朝诗 刊期: 2014- 12

  •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与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及外膜组成.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血管病变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膜的内皮细胞及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对血管损伤反应较早和较敏感的细胞在外膜.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fibroblast,AF)是血管外膜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能力较强,并具有迁移的活性,主要功能是合成细胞外基质(ECM)[1].......

    作者:王敏;曹秉振 刊期: 2014- 12

  • “感觉诡计”与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持续性或重复性肌肉异常收缩,导致身体某部位扭曲或姿势异常[1-2].这类疾病以主动肌肉和拮抗肌肉的共同收缩为特点,并且存在过溢现象[3],通常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偏身型[4].感觉诡计是指可以短暂减轻异常姿势和不自主运动严重程度的主动性动作[5],常通过对疾病累及身体的邻近部位施加包括触觉在内的刺激,改善症状[2].......

    作者:李涛;梁战华 刊期: 2014- 12

  • 2种体位下颈静脉孔区周围结构3D-CT重建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头颅正中前屈位与斜仰卧位对远外侧入路中颈静脉孔区(JF)周围结构的位移程度,为该区域手术入路及相关结构的保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1例健康成人均经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64排CT机按骨窗条件以1mm层厚分别在头颅正中前屈位(即模拟术中侧卧位)与斜仰卧位进行连续轴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外耳道水平至C3水平的骨性标志,扫描所得的图像输入飞利浦扩展华晨工作站进行CT的多平面重建(MPR),测量相关......

    作者:马亚宾;王向宇;徐伟伟;龙青山;覃成箭 刊期: 2014- 12

  • 1.5T MRI用于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1.5TMRI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影像中心选自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脑转移瘤、胶质瘤以及脑脓肿各40例病例的1.5TMRI表现,比较各病种的影像征象差异.结果脑转移瘤与胶质瘤组间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分房征、多发壁结节、外侧壁是否光整征象有差异;脑转移瘤与脑脓肿组间病灶的数目、大小、子......

    作者:张敏;贾守强;王锦玲;王敏;李锋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