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脊髓功能恢复程度低,而手术治疗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较高.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如合并一定的病理基础应尽早手术.......
作者:何伟东;柯楚群;梁寒洁;余旭初;黄新宇;梁观宝 刊期: 2005- 08
-
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6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或术后即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氧供并同时冰毯降温,观察治疗前、后PaO2,GCS评分,lunginjuryscore(LIS评分),acutelunginjury(ALI)指数,颅内压(ICP)变化.结果49例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恢......
作者:陈启康;黄继辉;蔡厚洪;林绍仪;李卫;易世涛 刊期: 2005- 08
-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6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植入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结果5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施益民;夏锡伟;周建军;朱荣兴 刊期: 2005- 08
-
早期运用苯巴比妥钠预防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对出生时有窒息表现的新生儿在出生后6h内给予苯巴比妥钠15mg/kg,12h后给予5mg/kg,每12小时一次,维持3~5d.结果预防用药组较对照组在新生儿窒息后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脑损伤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出生时有窒息表现的新生儿可以使用苯巴比妥钠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肖美宝 刊期: 2005- 08
-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术后服吡喹酮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目的从病理组织学方面研究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优越性.方法对1984~2002年收治的230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人进行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摘出囊虫后进行病理观察.结果随访89例6个月,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正常;复查CT示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影像消失,皮肌内囊虫消失90%者72例.结论术后服用吡喹酮是治疗高颅压型脑......
作者:朱毅;王喆;于捷;孙培越;曹春杨;张朝东;张文萃;曹云鹏;王木一;朱瑞;梁玉峰;田国萍 刊期: 2005- 08
-
烟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评价烟雾病的诊断方法,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烟雾病的CT、MRI及MRA资料,分析脑实质及脑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CT及MRI表现为脑实质改变:脑出血3例,脑梗死6例,脑萎缩2例;MRA均见有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颈内动脉狭窄6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20支,大脑前动脉狭窄18支,大脑后动脉狭窄14支;9例同时显示异常血管网.结论烟雾病主要......
作者:张国利;李艳春 刊期: 2005- 08
-
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评估
目的评价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主动脉弓、脑实质以及各主要分支的造影,以观察各主要动脉开口、分支的显影情况.结果脑梗塞患者43例,6例DSA正常,37例异常,共发现53处病变,平均每个患者有1.23处病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例,3例DSA正常,异常5例;一过性全面遗忘症1例DSA异常.结论DSA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判断预后,并为脑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薛彦忠;郝培来;黄宝荣;庞守良 刊期: 2005- 08
-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新型羟自由基消除剂-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d,共14d,同时给予抗生素、赖氨酸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同治疗组.采用GO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近期(21d)和远期(3个月)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优良率(68.1%)和远期治愈及良......
作者:贾巍;张小林;张敏;刘明勇 刊期: 2005- 08
-
169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目前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诊断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DAI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型、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AI病人影像学表现越单纯,病灶越靠近大脑半球周边,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结论现行的DAI病人诊断性影像学表现及分型、GCS评分及分型对判断DAI病人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佳勇;杨振九;冯承宣;李宏伟;李维平;张浚;张洪 刊期: 2005- 08
-
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
目的报道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1例,探讨手术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内窥镜经鼻腔开放蝶窦、鞍底,在直视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1例患者肿瘤均在内窥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视力视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适合于蝶窦发育良好的垂体腺瘤切除.......
作者:陈世洁;许先平;张志文;吴明灿;姚远;罗国才;李利平;田新德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 Humanin对Aβ_(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3 CD62E+微颗粒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 4 低T3综合征及GCS评分与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率及再出血的关系研究
- 5 飞速发展的世界神经外科学-记第13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下)
- 6 PLA2G6基因突变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机制研究
- 7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预测模型
- 8 人尿激肽原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9 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四例报告
- 10 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 11 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 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 13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14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TLR4表达的实验研究
- 15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结构中CLC-2、CLC-3氯通道表达变化的研究
- 16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诊断
- 17 恶性脑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 18 影响听神经鞘瘤术后有效听力的因素分析
- 19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急性脑梗死NEW-TOAST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 20 外源性bFGF抑制辐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