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第7期文章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放免法测定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并观察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10.394,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无明显变化(t=1.183,P=0.241);治疗后盐酸纳洛酮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正常组无......

    作者:梁建忠;黄国柱;谢裕达;苏毅 刊期: 2005- 07

  • 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肌的损害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EKG)的变化特点.结果21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均有心肌酶升高及EKG的缺血性变化.脑出血组(A组)与脑梗死组(B组)患者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意识障碍的病人EKG缺血性变化与心肌酶的增高与无意识障碍的病人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吴冶夫;谭盛 刊期: 2005- 07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治疗组)32例,常规骨瓣组(对照组)3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OS)评定.结果治疗组32例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对照组31例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

    作者:陆超鹏;叶卫东;李玉如 刊期: 2005- 07

  • 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应用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结果早期治疗组(ETG):恢复良好82(74.5%),轻残14(12.7%),重残8(7.3%),死亡6(5.5%);晚期治疗组(LTG):恢复良好40(44.9%),轻残21(23.6%),重残15(16.9%),死亡13(14.6%),两组相......

    作者:杨海贵;高树旺;张维涛;高永开 刊期: 2005- 07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2005年收治的41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判断.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常常继发于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个因素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密切相关,分别为年龄、确诊时间、GCS评分、确诊时瞳孔变化以及基底受压程度.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和患者的年龄、......

    作者:梁艺湖;黄志刚;张亦飞;陈德生 刊期: 2005- 07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我院自1994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36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病人,其中合并胸外伤201例,合并腹外伤105例,合并胸腹伤61例.结果本组病人367例,治愈319例,死亡48例,死亡率13.1%.结论快速准确诊断是病人生存的关键;手术要分轻重缓急;正确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是救治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旭;潘锋;李娜;赵晓利 刊期: 2005- 07

  •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150例报告

    目的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探讨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本组150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CT、MR及脑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与周围的关系,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翼点入路手术,经4个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本组94例全切,42例近全切,14例大部切除.近期明显好转103例,改善35例,无变化10例,死亡2例.半年以上随访109例,其中能正常工作(学习)68例,能做轻工作等22例,生活能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

    作者:邵彤;陈德勤;聂振明;任宪军;颜世清;张浩;程启龙 刊期: 2005- 07

  • 僵人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

    目的探讨僵人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僵人综合征以进行性波动的肌肉僵直和肌痉挛为特点,易由内外刺激诱发,醒时出现,入睡后减轻或消失.肌电图均特征性地表现为持续性运动单位发放.僵肢综合征为僵人综合征的变异型,多表现为肢体远端强直及痛性痉挛,躯干相对较少累及.僵人综合征患者血和脑脊液中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论僵人综......

    作者:石强;黄旭升;田成林;于生元;管维平;吴卫平;蒲传强 刊期: 2005- 07

  •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死亡2例,其余38例获得随访,随访6~12月,恢复工作20例,自理生活12例,需要他人照顾6例;无再出血,14例出现癫痫发作,需服药控制.结论急诊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尽可能摘除畸形血管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彭远强;陈善固 刊期: 2005- 07

  • 好颅比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好颅比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将相应大小、边缘已钻孔的好颅比嵌入缺损处.结果术后随访21例,头皮平整无松动,不影响美观,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好颅比具有高强度、质轻价廉、不导热、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有一定弯曲度等优点.......

    作者:刘英杰;黄涛;刘武华 刊期: 2005-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