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难治性强迫症立体定向术后的功能影像及代谢分析
龚飞龙;李鹏;李斌;苏鸣岗;吴文韬;张欣杰;杨森;刘红彬;王伟
关键词: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脑代谢,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安全性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的1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脑葡萄糖代谢(PET/CT)、症状相关量表及部分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变化. 结果 术后3月DTT示内囊前肢联系前额叶与纹状体的前后纤维束大部分毁损,而术后6月部分纤维瘢痕修复再生.术后6月PET/CT显示眶额叶皮层(右:1.17±0.20,左:1.20±0.06)、腹内侧额叶皮层(右:1.20+0.02,左:1.18±0.07)、纹状体(右:1.17±0.04,左:1.12±0.06)、前扣带回(1.06±0.06)代谢较术前(右:1.41±0.19,左:1.40±0.16;右:1.26±0.02,左:1.23±0.08;右:1.35±0.10,左:1.37±0.12;1.23±0.07)降低,而枕叶皮层(右:1.58±0.14,左:1.63±0.21)与术前(右:1.39±0.14,左:1.41±0.15)相比代谢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9.00±4.9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8.28±4.59)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6.14±2.24)分值较术前[(29.21±5.36、22.64±4.93、17.84±6.13)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延迟逻辑记忆[(21.28±4.85)/(18.00±5.39)]、即刻/延迟视觉再生[(13.00±1.51)/(12.14±2.14)]及木块图测验(39.83±6.80)较术前[(17.21±5.61)/(14.00±5.34)、(10.00±3.35)/(8.64±3.52)、(31.50±10.76)]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有效,术后内囊前肢纤维束存在瘢痕修复,脑代谢降低,记忆及视觉处理等认知功能改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