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年第05期

伴无症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概况分析

陈胡萍;曾宪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治疗, 颅内动脉瘤
摘要: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主要的治疗方法,但rt-PA的说明书中将动脉瘤列为禁忌证,且在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的缺血性脑卒中管理指南中,动脉瘤仍属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禁忌[1],这主要是因为,从理论上讲,溶栓治疗后可能增加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只能进行常规的头颅CT检查,而仅靠头颅CT平扫是不足以发现动脉瘤的存在,临床上往往就隐匿了这一禁忌而意外采取了溶栓治疗,这些患者几乎均在溶栓治疗后做血管检查(如DSA、CTA、MRA检查)时才发现动脉瘤的存在,并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类意外溶栓治疗的患者并未出现理论上的高出血风险,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反而得到明显改善.目前,由于过度恐惧溶栓治疗后的出血风险以及现存指南规定,大多数临床医师对于脑卒中前已发现存在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瘤,或者既往针对动脉瘤已经接受过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非溶栓的保守治疗方法,致使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未得到充分使用,由此可能减少了此类患者的终临床获益.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国内外伴有无症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意外进行rt-PA溶栓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