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探讨

阳建国;钟兴明;汪一棋;赵朝辉;蔡勇;费振海;张磊;顾华;杨涛

关键词: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颅内压监测, 弥漫性脑肿胀, 脑灌注压, 外伤性脑梗死, 神经源性肺水肿
摘要:目的 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86例PADBS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同时根据病情对部分患者予去骨瓣减压术及血肿清除术,术后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n=43)术后在颅内压监测基础上采取PICCO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 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n=43)术后则在颅内压监测基础上依据传统的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目标性地控制脑灌注压在50~70 mmHg时的颅内压为(14.36±2.82)mmHg,与对照组[(18.58±2.2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0.87±1.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8±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外伤性脑梗死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11.6%、18.6%)较对照组(25.6%、34.9%)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76.7%)较对照组(60.5%)明显提高,死亡率(9.3%)较对照组(18.6%)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基础上联合PICCO监测能有效地控制好PADBS患者的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减少外伤性脑梗死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