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更换手术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更换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2年至2016年为211例患者行285次IPG更换术,其中帕金森病患者178例,肌张力障碍患者29例,抽动症患者3例,特发性震颤患者1例;美敦力自身产品更换179例,美敦力产品更换为国产起搏器品驰和景昱分别为25例和7例,手术中有36例患......
作者:蔡沄晅;李殿友;占世坤;潘斯俭;刘伟;黄鹏;张小小;孙伯民;潘宜新 刊期: 2018- 10
-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机械取栓的14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直接机械取栓85例、行桥接治疗61例,比较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患者基线资料、诊治情况、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等的差异.结果直接机械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的年龄、性别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作者:史宗杰;郑素洁;施天明;潘婕;耿昱 刊期: 2018- 10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脑电图(EEG)单独监测及联合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预防脑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行CEA的62例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行MEP、SEP、EEG检查,将患者SEP、MEP波幅降低>50%、潜伏期延迟>10%,或EEG的频率改变超过50%定义为预警标准.分别对3种检查模式单......
作者:宫达森;崔云;岳树源 刊期: 2018- 10
-
3D打印技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切除颅底肿瘤14例,术前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含颅底骨质、肿瘤组织和肿瘤主要供血动脉的肿瘤实体模型,在该模型上进行术前模拟并确定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3D颅底肿瘤模型制作的平均时间为18.5h,费用为5000元左右;术后颅脑CT......
作者:夏海军;杨洋;邓羽平;刘铁坚;黄理金;黄文华 刊期: 2018- 10
-
多巴胺受体D2TaqIA基因多态性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多巴胺受体D2(DRD2)TaqIA基因多态性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PPPD的发病机制.方法试验组患者43例,来自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PPPD患者;对照组患者45例,来自同期住院的急性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未经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或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治疗,3个月内完全恢复、随访半年后仍正常......
作者:阎志慧;崔丽萍;于天霞;唐剑华;孔敏;于群涛;梁辉;陈春富 刊期: 2018- 10
-
嗅觉评估联合经颅黑质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嗅觉评估联合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在帕金森病(PD)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30例(PD组)和嗅觉正常的门诊体检老年人30例(对照组).采用嗅觉评估工具16种气味识别(SS-16)试验进行嗅觉评估,采用经颅黑质超声(TCS)检测2组成员中脑部位黑质回声情况.计算嗅觉评估、经颅黑质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P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
作者:王黎萍;李星云;桂小红;吴承龙;孙新芳 刊期: 2018- 10
-
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和因果连接的改变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患者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与因果连接的改变,从脑网络角度评价PCS患者注意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收治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23例为试验组,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正常被试21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被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CA)......
作者:江录伟;钱若兵;傅先明;张祎鸣;张栋;夏春生;彭楠;林彬;牛朝诗;汪业汉 刊期: 2018- 10
-
ADAMTS-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基因rs402007(G/C)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78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n=291)、稳定斑块组(n=286)和无斑块组(n=201),均给予阿......
作者:吕晨铃;陈超;张震中;郑周;金笑平 刊期: 2018- 10
-
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7例颅内疾病患者的诊治过程,病种包括脑出血、中央区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齿状突畸形、脊索瘤和动脉瘤.术前获取7例患者头颅CT/MRI资料,应用MIMICS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并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病灶模型,借助实体模型模拟手术、制定手术方案.结果所有患......
作者:黄星;刘祯;王旋;李旭东;舒胜蕾;姜晓兵 刊期: 2018- 10
-
姜黄素通过激活自噬保护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是否通过激活自噬保护帕金森病(PD)多巴胺能(DA)神经元及其激活自噬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P+)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建立PD细胞模型;同时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C57BL/6雄性小鼠建立PD动物模型;细胞及小鼠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姜黄素+3-MA组、3-MA组.姜黄素......
作者:吴忧;徐彬;梁顺利;张荣博;徐林胜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脊髓旋磁场作用时间与角速度对痛阈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一例报道
- 3 中国北方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与线粒体ND4基因A11084G位点的相关性研究
- 4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 5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变化
- 6 米诺环素对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7 卡麦角林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 8 皮层热灼联合多软膜下横切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
- 9 一例服用扎冲十三味丸致严重肝损害的报道及原因分析
- 10 线粒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11 Chiari Ⅰ畸形的外科治疗
- 12 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及其评价
- 13 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初步研究
- 14 帕金森病疼痛研究现状
- 15 飞速发展的世界神经外科学--记第13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
- 16 补体系统及其抑制剂与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17 多发性硬化伴脊髓后角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附1例报告)
- 18 结构性磁共振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9 TAG-1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调节机制研究
- 2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诱导因子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