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孤独症模型大鼠及患儿肠道菌群﹑内毒素和肝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孤独症大鼠模型及患儿肠道菌群﹑内毒素及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1)孕14d雌性SD大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只,第1组孕鼠腹腔注射600mg/kg剂量的丙戊酸钠(VPA),第2组孕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2组孕鼠产下的新生3~4周大鼠分别作为孤独症模型组(n=8)﹑对照组(n=8)。将大鼠处死后采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内毒素水平和肝功能﹔荧光定量PCR测定大鼠......

    作者:程中乐;魏薇;王旭;吴德 刊期: 2016- 07

  •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至岩斜区的相关解剖研究

    目的:通过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探索2种入路的适用范围,为临床上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10具(20侧)完整湿性成人头颅标本上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观察岩斜区颅神经﹑血管的走行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明确2种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结果滑车神经自后床突后外方(15.72±3.81)mm处穿入小脑幕游......

    作者:李贞伟;佟小光;黄楹;杨玉山;姚鑫 刊期: 2016- 07

  • 基于多组学平台的帕金森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组学”是一种整体的研究思路,能提供一种非偏倚方法,鉴定涉及疾病的生物化学路径,终,旨在确定未来值得靶向研究的一系列标志物。它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本文就近年来多组学协同发展及其在帕金森病的遗传变异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许茜;丛一博;肖绍坚;覃威;陈诗雅;蔡晶 刊期: 2016- 07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静脉的关系

    脑静脉作为脑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脑静脉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本文围绕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静脉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李兵兵;洪景芳;王守森 刊期: 2016- 07

  • 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垂体腺瘤和Rathke裂囊肿(rathkecleftcyst,RCC)均为鞍区的常见病变,其中RCC起源于Rathke囊,这2种病变常单独发病,罕见有2种病变并存者。第二军医大学福州临床学院神经外科近年收治了2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峰;徐晓芳;王守森 刊期: 2016- 07

  • 以双眼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报道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其起病较为隐袭,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约1/3患者有颅神经损害,其中少数患者表现为视神经损害。现将1例首诊为双眼视神经炎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贾丽景;王智;王丽娜;张学谦;何俊英 刊期: 2016- 07

  • 63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6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6例二次手术患者﹔记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并分析其疗效。结果630例患者中579例抽搐完全消失(91.9%),小血管压迫类型患者463例中428例抽搐消失(92.4%),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患者167例中151例抽搐......

    作者:汲乾坤;吴雷;祝新根;范阳华;郭华 刊期: 2016- 07

  •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影响

    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RLIPC)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PCIV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RLIPC。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表(DHI)和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

    作者:吴怀国;侯庆兵;王书培;江艳柳;张璐 刊期: 2016- 07

  • 3D打印导板技术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指导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8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获得血肿的三维立体图形,设计1个包含穿刺引导通道的佳个性化导板,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后体外模拟穿刺。术中将导板严密贴合于穿刺部位,沿引导杆按照测量深度穿刺。术后复查CT验证手......

    作者:杜洪澎;李珍珠;李泽福;李勐;邵伟;刘永良 刊期: 2016- 07

  • 小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精准清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精准立体定向清除术与保守治疗治疗小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价和资源耗比。方法选择广东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小型高血压性脑出血(15~30mL)患者共68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和盲评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其分成定向引流组(32例)和保守治疗组(36例),根据动态CT﹑GCS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其早期临床疗效,根据住院日及住院费评......

    作者:王浩;胡深;冯诣;魏强国;罗杰;宋伟健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