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慢性应激环境大鼠神经颗粒素水平与脑组织病理变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外显行为学变化及特异性蛋白——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应激后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US组)和治疗组(CUS-G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采用体质量测量、糖水实验检测行为学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力测试,Westernblottin......

    作者:刘锐;胡月新;徐天勇;范炜;张祥;李仲铭 刊期: 2016- 04

  • 耳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针刺和神经营养因子(NGF)联合应用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耳针组及联合组,每组10只.后3组大鼠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建立拟AD大鼠模型;耳针组和联合组大鼠在此基础上用无菌针灸针埋人大鼠冈田酸注射侧耳肾、脑穴位,每日捻针1次,每次1min,共4周;联合组大鼠在冈田酸注射完毕后,于侧脑室注入0.1g/......

    作者:苗婷;刘子艳;刘玉媛;刘宏宇;刘源 刊期: 2016- 0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抗体对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运动终板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抗体(IGF-1Ab)对大鼠腓肠肌肌注A型肉毒毒素(Btx-A)后运动终板功能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Btx-A组,第3、4组为抗体组(Ab2μg、Ab20μg组).第2、3、4组于大鼠右侧腓肠肌局部注射Btx-A0.5U(0.1mL),第3天时第3、4组分别在同一位点注射IGF-1Ab2μg、20μg(0.1mL),动......

    作者:潘丽珍;靳令经;潘有贵;郑玉果;管强;郭艳;聂志余 刊期: 2016- 04

  • SOCS3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处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

    目的探讨条件性敲除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基因后小鼠脊髓损伤处巨噬细胞表型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神经系统条件性敲除SOCS3基因的基因工程小鼠(Socs3fVflNescre)(实验组)及未敲除SOCS3基因的同窝小鼠(Socs3fl)(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40只.2组小鼠分别各取35只对T10节段脊髓施以钳夹伤,另5只仅做假手术对照.每组分别取15只损伤模型小鼠在术后......

    作者:党圆圆;张洪钿;籍新潮;吴翠莹;陈晨;杨艺;徐如祥 刊期: 2016- 04

  • 代谢组学在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研究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元变性过程不可逆转,正确及时的诊断非常必要,故迫切需要可靠的生物标记.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非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如代谢组学,也被用于PD研究.代谢组学方法提供了PD相关代谢产物的全面检测技术,为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对PD生物标记的筛选有重要价值.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在PD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雁;赵忠新 刊期: 2016- 04

  • Lingo-1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中的应用

    Lingo-1在神经元轴突再生、成髓鞘细胞分化及髓鞘形成等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本文围绕Lingo-1的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以期进一步明确Lingo-1在神经再生领域研究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索磊;杨印祥;汤文燕;栾佐 刊期: 2016- 04

  • 帕金森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心血管症状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大多数PD患者的心血管症状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目前国内外对于PD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本文围绕PD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综述如下.......

    作者:陈琳;黄卫 刊期: 2016- 04

  •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研究进展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仍存在争议,尤其对脑深部出血及脑室出血的外科治疗.神经内镜清除术有希望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方法.近10年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发展迅速,本文围绕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柳羲;薛鹏;刘利 刊期: 2016- 04

  • 经颅磁刺激联合脑电图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判别中的应用

    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的判别目前仍是临床难题,现阶段主要基于行为学评估,误诊率很高,非常需要客观指标协助意识判别.经颅磁刺激联合脑电图技术可以在任意给定的皮层区域施加磁刺激,同步记录大脑皮层的电反应,现已初步应用于各种生理(睡眠)、药理(麻醉)、病理(昏迷、植物状态等)条件下的意识判别,有望成为个体水平上判别区分意识水平的有效工具.本文现围绕该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判别中的具体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夏小雨;杨艺;白洋;何江弘 刊期: 2016- 04

  • 幕上枕叶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术后远隔部位血肿一例报道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neuroectodermaltumor,PNET)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由原始未分化的小圆形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1973年Hart和Earle首先报道,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外周PNET和中枢PNET[1].后者根据2000年WHO分类分为髓母细胞瘤和大脑PNET(supertentorialprimitiveneuroectodermaltumor,sP......

    作者:殷杰;黎军;沙林;安刚;马庆防;张猛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