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产前应激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子代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形成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是否能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6月龄雄性子代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将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子代鼠根据产前是否应激和子代鼠是否慢性应激分为产前应激-子代慢性应激(TT)组、产前应激-子代正常处理(TC)组、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慢性应激(CT)组和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正常处理(CC)组,每组18只.采......
作者:王正玉;韩振敏;唐伟;姚余有 刊期: 2015- 08
-
牙髓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病变、退行性病变、遗传性病变等,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其目前的治疗手段有限,传统方法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神经细胞,难以治愈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探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高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颖莲;张雪梅;付锦 刊期: 2015- 08
-
书写痉挛的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书写痉挛是由于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动作,导致手部肌肉痉挛,表现为以书写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局限型肌张力障碍,但不伴有其他肢体及躯干的功能障碍[1].书写痉挛的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高峰;男女均可患病,且与其他局限型肌张力障碍中女性发病率高不同,书写痉挛的男女发病率接近.目前临床上把书写痉挛分成3种类型:(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书写时出现肌肉痉挛状态,腕、指伸屈肌不自主收缩,继之有书写困难、书写缓......
作者:牛万祥;牛朝诗 刊期: 2015- 08
-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20世纪60年代来,左旋多巴类药物因其较好的疗效已成为PD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随着左旋多巴类药物的长期应用,其疗效逐渐下降,服药剂量逐渐增大,晚期可出现各种左旋多巴药物相关性并发症,其中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又称异动症(L-dopa-induceddyskinesia,LID),是PD常见的、致残性服药晚期并发症,表现为长期服用......
作者:张旺明;王强 刊期: 2015- 08
-
不同神经递质系统调控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梗死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很高[1].研究显示,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zone,svz)神经发生处于亢进状态,新生的神经前体细胞一方面能够迁移至梗死灶周围,通过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以替代、修复受损脑组织:另一方面通过旁分泌功能发挥抗炎、抗凋亡、神经调节等作用......
作者:王建平;张帝;蒋超;付晓杰;余列;李楠;崔晓冰;金东东;王洛波 刊期: 2015- 08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体会(附11例报道)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至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例FE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病因为创伤后长骨骨折9例,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2例;首发意识障碍10例,呼吸困难1例;胸片示“爆风雪”征2例,肺CT异常8例,MRI显示多发脑梗死3例;72h内确诊率为63.63%,......
作者:金涌;彭秋菊;高想杰;杨琴 刊期: 2015- 08
-
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
目的总结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自2003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1例,其中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进胸联合后正中切口切除肿瘤7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切除肿瘤4例(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未增加辅助切口或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
作者:李志华;麻成方;李绍鹏;汪礼旭;洪琼川 刊期: 2015- 08
-
脑出血灶周水肿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目前是我国第一位死亡病因和第一位致残病因,而脑出血又是脑卒中的主要死亡类型,其6个月的病死率高达30%~50%[1].导致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血肿占位和继发性脑水肿.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脑水肿是主要的继发性损伤因素,特别是在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中,更多的是因为脑水肿而不是脑出血本身导致病情恶化[2].因此,脑出血灶周水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锦琼;徐建华 刊期: 2015- 08
-
AMD3100通过阻断SDF-1/CXCR4通路减少脑慢性低灌注模型大鼠血管新生
目的探讨AMD3100对脑慢性低灌注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脑慢性低灌注模型+AMD3100组和脑慢性低灌注模型+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后两组将大鼠一侧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建立脑慢性低灌注模型,并分别于手术当天开始腹腔注射AMD31005mg/(kg·d)或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30d.然后......
作者:王凌雁;张恒;郭少雷;黄正松 刊期: 2015- 08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iR-145、miR-497表达变化及其与Hs-CRP、MMP-9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miR-145、miR-497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变化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组,包括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8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61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7例)和同期10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
作者:罗振钊;孔曼;卢忠心;王静 刊期: 2015- 08
动态资讯
- 1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对照研究
- 3 肝移植受体侧脑室周围脱髓鞘一例
- 4 大鼠腰椎磁力线切割阻断缩足反射的实验研究
- 5 AMP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激活中的作用及机制
- 6 粤西汉族人群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7 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颈磁共振成像研究
- 8 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S-型与O-型H+-门控离子通道外向电流研究
- 9 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脑缺血
- 10 96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串联质谱检测的临床分析
- 11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临床观察
- 13 PSMB4亚基蛋白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相关研究
- 14 阿托伐他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15 Rasmussen综合征一例报道
- 16 从贝尔麻痹的预后判定谈面神经炎的管理
- 17 外泌体与微粒的特异性比较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8 癫痫患儿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改变的研究
- 19 微创手术结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 FASN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