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肺结核、脊柱结核合并脑桥结核一例报道

    脑结核瘤是脑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累及颅内的特殊形式,及时、准确诊断并有效治疗可完全痊愈,如延误诊断和治疗则会导致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和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既往对脑结核瘤的研究不多,对脑桥结核的报道相对更少.现报道1例合并存在肺结核、脊柱结核及脑桥结核青年女性患者.......

    作者:袁俊亮;王双坤;郭晓娟;顾华;徐霁华;胡文立 刊期: 2015- 11

  • 垂体后叶素相关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也称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非炎性中枢脱髓鞘性疾病.Adams等[1]于1959年首次详细报道了脑桥中央对称性非炎性髓鞘溶解,并命名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1962年人们发现类似病变还可累及脑桥外的其他部位,如壳核、尾状核、丘脑、外囊、内囊、内侧膝状体、小脑、海马、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脑叶、中脑等部位,称为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2].......

    作者:姚本海;刘娇;徐忠祥 刊期: 2015- 11

  • CNTF转染人脐血干细胞复合壳聚糖支架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基因转染的人脐血干细胞(hUCBCs)复合壳聚糖支架(CNTF-hUCBCs复合壳聚糖支架)移植对颅内段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8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神经损伤组、视神经损伤溶剂对照组、hUCBCs移植组、CNTF-hUCBCs复合壳聚糖支架移植组,每组各16只.后4组模拟额下显微外科入路建立颅内段视神经损伤模型,后3组......

    作者:刘保国;张龙;黄伟;何黎明;肖罡 刊期: 2015- 11

  • 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置管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吉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67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颅内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微创组),并以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治疗的53例同期壳核出血患者为对照(传统开颅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微创组患者与传统开颅组患者比较,术后6个月内死亡率明显......

    作者:白杨;王东;苏醒;周志中 刊期: 2015- 11

  • 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介绍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并探讨该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8例开颅手术患者,按切口缝合方法分为2组(传统缝合组51例和无线结缝合组67例),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线结排异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缝合组切口缝合时间为(27.35±1.85)rain;甲级愈合45例,乙级愈合6例;发生......

    作者:郭西良;马奎;张圣邦;钱锋;丁俊;姜国伟;张连富;徐旭东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