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复发性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disease,LDD)虽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并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现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0月14日收治的一例复发性LDD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一;王强;夏锡伟;施益民;杨常春;周强;邵耐远;夏为民;李青;鲁常青;杨伊林 刊期: 2011- 12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均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疏血通注射液6mL静点,1次/d.治疗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作者:李婷;李昆屯 刊期: 2011- 12

  • 颅脑损伤救治需要重视的问题

    颅脑损伤是一类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7%~22%.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居全身各部位伤的首位,高达30%~50%.平时颅脑损伤以交通事故伤多见,少数见于坠落、工矿事故等.据国际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约300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其中1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180亿美元.......

    作者:徐如祥 刊期: 2011- 12

  • 槲皮素对缺血缺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应用高密度寡核苷酸(Oligo)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槲皮素对缺血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缺血缺氧组和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2组细胞厌氧培养4h后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加入含50μmol/L槲皮素的培养液,缺血缺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培养24h后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2组细胞表达差异的基因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验证.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显示缺血......

    作者:姚芳;胡子有;颜晓慧;韩慧;吴炳义 刊期: 2011- 12

  •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TLR4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TB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TBI后1d组(n=6)、TBI后3d组(n=12)和TBI后7d组(n=6),后3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对照组仅行右侧顶部开窗而无TBI.应用RT-PCR、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

    作者:李光照;赵飞;杨非;杭春华 刊期: 2011- 12

  • 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在大鼠脑损伤模型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在评价大鼠脑损伤四肢运动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造中度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均为大鼠右侧大脑皮层.损伤前及损伤后的第3、7、14、28天,对模型鼠进行CatWalk步态变化检测及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同步记录相应结果.结果损伤后第7天,大鼠左后肢的各参数与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

    作者:秦琨;田歌;张润;陈强;孙海涛;李鹏;蔡颖谦;姜晓丹 刊期: 2011- 12

  • 弥漫性轴突损伤后早期并发癫痫患者的预后研究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早期并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诊治的187例DAI患者,其中早期(伤后2周内)并发外伤性癫痫(PTE)者26例,按1:3的比例选出78例未并发PTE患者作为对照,出院时采用GOS评分和Barthel指数计分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并发PTE组和未并发PTE组患者预后、日常生活......

    作者:李晋;刘灵慧;陈志昇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