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Th17细胞与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及其理想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樊红翠;马存根 刊期: 2010- 07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钻孔引流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术后血肿复发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梁华新;于伟东;赵丛海 刊期: 2010- 07
-
调节性T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哑群.近年来,Treg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alencephalomyelitis,EAE)、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小鼠Treg细胞缺失可导致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加Treg细胞的功能可以减轻或抑制E......
作者:尚晓峰;郑荣远 刊期: 2010- 07
-
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关系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IS)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化社会的到来,目前我国CA的发病呈日益增加趋势.......
作者:陆正齐 刊期: 2010- 07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病变情况、手术复杂程度将67例TIA患者分为A组(单支单处病变,置入1个支架,处理1处病变,38例)和B组(单支弥漫性病变或多支多处病变,置入2个支架,处理2处病变,29例),术后1年常规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并根......
作者:夏章勇;杨华;曲怀谦;崔可密;程卫东 刊期: 2010- 07
-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DL-C.......
作者:邓晓;石胜良;程道宾;叶子明;秦超 刊期: 2010- 07
-
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有效性.方法高脂膳食制备20只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采集骨髓,分离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并扩增培养,检测其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第7天采用线栓法制作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h进行移植,其中实验组经颈静脉自体移植BrdU标记的EPCs,对照组给予等量的PBS.急性脑缺血术后6h和第1、3、7、10、14天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朱江;刘煜敏;孔朝红;道文欣 刊期: 2010- 07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特点以及代谢综合征(MS)对CA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514例AICD患者及300例对照组的颈动脉,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A发生率及MS患病率.按是否有CA将AICD患者分成CA组及非CA组,分析两组MS的患病率以及MS和其单一组分危险因素与CA的相关性.结果(1)AICD组MS患病率、IMT......
作者:刘清阁;李飞;潘志信;利玉欢;陆正齐 刊期: 2010- 07
动态资讯
- 1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持续惊厥后海马细胞凋亡早期事件的影响
- 3 BDNF联合chABC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4 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5 纳络酮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
- 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与多发性硬化的关联
- 7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呼吸衰竭的早期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 8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研究
- 9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10 双侧额底纵裂入路切除大型鞍区、鞍后、长入第三脑室肿瘤的临床分析
- 11 血管形成素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12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中英对照GOS评分
- 14 抗震救灾官兵256例心理亚健康调查分析与康复疗养对策
- 15 FoxM1抑制剂硫链丝菌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16 经皮微创胃造瘘后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 17 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制作
- 18 112例柞蚕蛹性脑病临床分析
- 19 RhoA蛋白参与凝血酶对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
- 20 CCDC26基因rs42956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