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电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CD11b、CD18和TNF-α表达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D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165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一般康复组(50例)、综合康复组(65例)3组,并选择32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测定4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外周血多形核细胞(PMN)、单核细胞(MN)黏附分子CD11b、CD18和TNF-α的表......
作者:王金良;谭峰;丁德权;黄涛;吴海科;张明霞 刊期: 2009- 06
-
64排螺旋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
作者:叶华卫;李宏伟;宋彧;周永生;吴良贵;于辉天;王刚 刊期: 2009- 06
-
脑梗死患者颅内大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vWF水平变化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行颅内大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与血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2月至10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并行颅内大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病例组(3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病例组患者按术前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是否≥70%分为重度狭窄和非重度狭窄两个亚组.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
作者:施静静;刘振华;刘亚杰 刊期: 2009- 06
-
可吸收材料行儿童颅骨修补的临床探讨(附四例报道)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修补材料.方法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4例颅骨缺损患儿以人工可吸收材料(乳酸聚合物)及羟基磷灰石联合应用于颅骨修补.结果经3年随访,4例病例中3例成功,1例失败.结论以可吸收材料及羟基磷灰石骨联合修补儿童颅骨缺损,可较好的解决修补材料影响儿童颅骨发育的问题,可成为治疗儿童颅骨缺损的重要手段.......
作者:金铂;富壮;乔京元;苏亦兵 刊期: 2009- 06
-
颅咽管瘤侵袭第三脑室的方式对手术切除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型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的关系在肿瘤切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白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共采用手术治疗大型颅咽管瘤患者72例.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所见对其进行分类,每一类肿瘤根据大小及其与第三腩室底的关系分为3级,根据术中判断和术后CT和(或)MPd增强扫描结果确定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程度,分析肿瘤分级与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结果颅咽管瘤总体上可以分为第三脑室内......
作者:漆松涛;骆实;张喜安;樊俊;彭俊祥;潘军 刊期: 2009- 06
-
新型带纤毛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带纤毛弹簧罔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9月共收治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3个动脉瘤),均用新型带纤毛弹簧罔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或CT脑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脑血管成像,了解颅内动脉瘤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1例患者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复发1例,脑积水2例;改良R......
作者:李西锋;段传志;冯金福;汪求精;何旭英;郭燕舞;柳晓秋;闫中杰;赵信德;林建浩 刊期: 2009- 06
-
损伤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突触蛋白的动态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FeCl2皮层注射致损伤性癫痫(PTE)模型大鼠海马、额叶突触蛋白P38的表达变化.探讨突触可塑性在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20).采取立体定向皮层注射FeCl2(0.1moL/L,10μL)建立PTE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各组大鼠EEG的变化并应用免疫......
作者:林元相;徐如祥;姜晓丹;康德智;柯以铨;杜谋选;许丽双 刊期: 2009- 06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域STAT3激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域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激活变化,探讨其与梗死面积变化的关系.方法99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2h、6h再灌注不同时间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各组动物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取相应部位脑组织行TTC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3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分析其与梗死面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后TTC染色可见部分......
作者:吴文娟;徐凯;荣玉涛;马红 刊期: 2009- 06
-
60Coγ射线辐照神经移植后神经传导速度观察
目的探讨变性神经移植后神经传导速度情况.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实验组将60Coγ射线先期辐射处理后的兔自体神经原位再植,对照组切除后不经辐射直接自体再植,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再植术后4月、6月和8月分别对3组大鼠行电生理检查,观察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术后4月实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47.047±1.203)m/s]与正常组[(92.156±6.456)m/s]、对照组[(54.......
作者:王新园;常德海;魏旭军;谢世华;韩春鸣;盛金生 刊期: 2009- 06
-
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本方法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
作者:彭建伟;许予明;刘强;张松坡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分析与鉴定
- 2 基于TBSS方法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网络的纤维束成像研究
- 3 中国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中一个新的ABCD1基因突变的鉴定
- 4 神经梅毒脑脊液蛋白含量与3年远期预后相关研究
- 5 MRI 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作用
- 6 脑卒中不同亚型踝肱指数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 7 中枢神经细胞瘤研究进展
- 8 维甲酸和音猬因子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发育的实验研究
- 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研究
- 10 以红核中心为标定点的丘脑底核靶点定位研究
- 11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腹外侧区肿瘤
- 12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 13 440例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1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对胶质瘤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 15 敲低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下降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 16 金属铊的神经系统毒性
- 17 颅咽管瘤移植瘤中微血管密度及微染色体维持蛋白6的研究
- 18 颅高压综合征中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二例报道
- 19 迷走神经刺激术后电路故障与维护分析(附六例报道)
- 20 尿激酶全脑室系统冲洗治疗脑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