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早期氦氖激光并红外线干预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氦氖激光并红外线干预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66例带状疱疹伴严重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氦氖激光并红外线治疗,对照组则待皮疹消退后才进行氦氖激光并红外线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效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3.520,P=0.000).治疗组优良......
作者:邱秋裕;张常青 刊期: 2008- 11
-
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住院患者279例,首先对颈总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行多重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再将资料分为颈动脉有无斑块两组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及单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后比较危险因素亚组间斑块积分和指数的大小.结果颈总动脉的IMT受年龄(......
作者:田作军;刘磊;董亚贤;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08- 11
-
57例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I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57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髓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全切除42例,近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2例.全部病例均打通中脑导水管.术前有脑积水者43例,术后手术疗效明显,脑积水减少至16例.且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0例术后需行分流术.术后两年内肿瘤复发19例,中枢神经系统种植......
作者:余振华;柯春龙;朱顺叶;阮衷卿;夏之柏 刊期: 2008- 11
-
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的伽玛刀治疗
目的探讨伽玛刀对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残留行伽玛刀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等剂量曲线范围平均50%,周边剂量平均18Gy,肿瘤中心剂量平均36.5Gy.结果9例患儿随访时间12~48个月,6例患儿肿瘤缩小50%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儿无变化并再次行伽玛刀治疗;2例患儿肿瘤进行性增大,其中1例第二次伽玛刀治疗,1例第二次行开颅手术......
作者:吕务军;关健伟;占克斌;樊伟强;李刚;吴耀晨 刊期: 2008- 11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7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通过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爆发.结果72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分得68型,未发生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局部流行.结论RAID基因分型方法可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郭泽兴;李红玉 刊期: 2008- 11
-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变化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30)和脑肿瘤组(n=30),脑肿瘤组按常规方法制作C6脑胶质瘤模型,造模后第21天行MRI检查后,取正常脑组织、肿瘤中心、肿瘤边缘及肿瘤远隔部位(边缘外2mm以上)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
作者:王育胜;陈祎招;柯以铨;徐如祥;姜晓丹;胡昌辰;张洪钿 刊期: 2008- 11
-
曲格列酮减少CyclinD1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GH3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力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对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GH3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GH3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GH3细胞CyclinD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曲格列酮干预GH3细胞72h后.以浓度效应关系......
作者:陈富勇;王守森;王水良;王如密 刊期: 2008- 11
-
当归注射液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6-羟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当归注射液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小剂量当归注射液(12.5%)治疗组和大剂量当归注射液(25%)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右侧中脑黑质注射制作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模型成功后小剂量治疗组及大剂量治疗组每日1次腹腔注射当归注......
作者:谢腾;张捷;熊玉波;文志华;袁先厚 刊期: 2008- 11
-
乙状窦后经内耳门上人路颞骨岩部切除的量化研究
目的研究乙状窦后经内耳门上人路(RSSMA)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成人颅骨标本10例和湿标本18例的颢骨岩部行螺旋CT三维扫描.层厚均为1mm.按改良乙状窦后人路技术开颅,以不损伤三叉神经、面听神经为原则切除内耳门上结节、岩尖,再在此基础上以显露总脚、水平半规管为下界向侧方磨除颞骨岩部.直到本人路可显露的侧方点(FLM).采用CT和手工测量相结合.以内耳门的外上唇(SLIAM)作为测量的标志点,......
作者:李爱民;殷善开;李明华;刘雨成;关建;陈覃;夏咏本 刊期: 2008- 11
-
水通道蛋白1在人成血管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分布变化
目的探讨人成血管母细胞瘤水通道蛋白I(AQP1)的表达变化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将自1980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的26例成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分为两组:实体肿瘤组与囊性肿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l在成血管母细胞瘤的表达状况,RT-PCR方法分析成血管母细胞瘤AQP1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AQP1在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的表达分布关系.运用Western......
作者:陈祎招;何雷;王育胜;徐如祥;柯以铨;王向宇;桥本信夫;高桥润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脑室囊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告)
- 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缺血大鼠Nrf2及HO-1表达的影响
- 3 皮质发育障碍大鼠小脑回形态学和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研究
- 4 缺血预处理和长托宁防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 5 骨髓源性干细胞:神经修复的新热点
- 6 传统骨瓣开颅和微骨窗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 7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 8 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手术治疗新进展
- 9 高温高湿环境颅脑火器伤后兔生命体征的变化
-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研究
- 11 56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的临床分析
- 12 脑牵拉引起脑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 13 单克隆抗体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4 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临床分析
- 15 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策略
- 16 hTERT介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实现永生化的研究
- 17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 18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一例报道
- 1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癫痫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 20 束臂试验在锁骨下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