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第8期文章
  •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32只,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即缝合,补阳还五汤组在造模后予以补阳还五汤灌服,每日一次;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不做任何处理.大鼠于实验开始后第一周每日腹腔给予5-溴脱氧核苷一次,此后每周两次.分别于1、7、14、2......

    作者:刘柏炎;蔡光先;陈雪梅;杨辉;谢勇;沈剑刚 刊期: 2007- 08

  •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区iNO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后48h取脑组织,邻片行HE染色,检测各组不同脑区iNO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双重染色研究iNOS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同时行NO含量测定.结果常温缺血组皮质......

    作者:童秋玲;张帆;陈龙飞;许国英;吴秀丽 刊期: 2007- 08

  • 眶上锁孔入路的颅外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眶上锁孔入路(SKA)的颅外应用解剖,减少该入路的手术并发症.方法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10例,在SKA范围内解剖眼轮匝肌、面神经颞支的额肌支和眶上神经,测量切口以上眼轮匝肌的高度,额肌支与额骨颧突、眶上孔/切迹与额骨颧突的水平距离,眶上神经外侧支与眶上缘的夹角.结果切口以上眼轮匝肌的高度为(6.94±0.97)mm(4.92~8.30mm).面神经颞支的额肌分支与额骨颧突的水平距离为(19......

    作者:林毅兴;史继新;印红霞;陈克非;李首春;王汉东;邱永明;罗其中 刊期: 2007- 08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准确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安全切除垂体腺瘤提供准确定位的解剖学资料.方法用成人尸头湿标本20例,在显微镜下对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准确定位重要的解剖学标志:鼻中隔后缘上端、蝶窦开口、蝶嵴、犁骨、蝶窦间隔、鞍底等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1)前鼻棘至鞍底、蝶窦口、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的距离分别为(70.20±0.98)mm、(57.29±0.68)mm、(69.66......

    作者:黄冠敏;牛朝诗;傅先明 刊期: 2007- 08

  • 脑静脉系统对比动脉及毛细血管系统参与颅内压调控的优势与展望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增高是神经内外科临床常见的综合征,是许多严重颅内疾患的终结局,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或其他颅内疾患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司志超;庞琦 刊期: 2007- 08

  • 垂体腺瘤的分子病因学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而无功能微腺瘤占到成人尸检的23%左右.......

    作者:周崧;江基尧 刊期: 2007- 08

  • 颈静脉孔区的显微外科解剖与手术入路

    一直以来,颈静脉孔都是神经外科、头颈外科,耳鼻喉科和肿瘤外科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颈静脉孔结构复杂,Rhoton[1]认为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尺寸和形状各不相同且极不规则;(2)穿行的重要组织结构众多;(3)位置深在,毗邻复杂.尽管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神经影像学及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了很大发展,但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目前仍是外科领域里难的手术之一.......

    作者:侯文仲;王向宇;姜晓丹;尹方明 刊期: 2007- 08

  • 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与脑水肿

    创伤性脑水肿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的主要继发性病理生理过程之一,也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细胞毒性、渗透压性和脑积水性(间质性)四类.......

    作者:齐向前;于明琨 刊期: 2007- 08

  • 内质网应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过程极为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脑组织能量代谢紊乱、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在脑梗死神经元损伤中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可同时或相继发生,钙是两者相互联系的纽带,终导致神经损伤.......

    作者:张红菊;赵忠新 刊期: 2007- 08

  • 左额顶叶原始神经外胚瘤一例

    患者女,14岁,因间隙性头痛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0d,恶心、呕吐7d,于2001年6月1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

    作者:王宗义;武铁;杨普;申彬;张锦 刊期: 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