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后大鼠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SE后6h,12h,24h,48h,72h,96h,120h,168h组(n=6).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SE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AQP4蛋白和基因在SE形成后的表达.结果SE后AQP4蛋白和mRNA24h表达水平明显增加,48h达......

    作者:蒙兰青;韦世革;黄瑞雅;李雪彬;韦叶生 刊期: 2007- 02

  • 立体定向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

    目的用不同接种体积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比较其生长特性.方法配制浓度为1.0×106个/10μLC6单细胞悬液,分别取5、10、20、40、80、160μL立体定向接种于大鼠右侧大脑尾状核区,在四个水平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大鼠成瘤率分别为60%(5μL)、93%(10μL)、100%(20μL)、93%(40μL)、87%(80μL)、33%(160μL),瘤细胞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

    作者:石新东;赵洪洋;冯军;陈芳 刊期: 2007- 02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室旁区巢蛋白和干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室旁区巢蛋白(nestin)和干细胞因子(SCF)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肌苷治疗中枢神经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注射肌苷注射液100mg/kg)和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各32只,另外4只作假手术组(不插线).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室旁区nestin和SCF的......

    作者:吕辉;王岭;房雷 刊期: 2007- 02

  • 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脑中脑红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大脑皮质和纹状体中脑红蛋白的表达以及神经节苷脂GM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组、神经节苷脂GM1干预模型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通过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供血不足动物模型,模型建立8周后,GM1干预组每天腹腔注射GM130mg/kg,持续2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只作双侧颈总动脉分离,......

    作者:胡志兵;孙卫文;陆雪芬;戴建武 刊期: 2007- 02

  • 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刺激组(SG)毛发相对黯淡无光、卷曲,精神萎靡,惊恐,消瘦,肢体无力,摄食减少,饮水减少,手术伤口愈合迟缓,符合中医脑梗死后遗症征候.正常组(NG)大鼠脑组织ATP、ADP含量显著高于SG组、术后不刺激组(NSG......

    作者:朱传武;彭康 刊期: 2007- 02

  • 高血压病人中风的预防和治疗

    中风是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2年有大约550万人死于中风,2002年中风是美国第三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每53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3.1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中风.除死亡之外,中风带来的大负担是长期而严重的身体和精神残疾.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中风发生后有效的治疗仍十分有限[1],因此寻找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作者:牛建一;田宝国;陈红兵 刊期: 2007- 02

  • 脑缺血对室管膜下区细胞再生的作用

    脑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而且其病因、发病机制和干预机制复杂,造成该疾病治疗的悲观现状.近二十几年来,人们发现成年哺乳动物一生都有持续的神经再生现象,其中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zone,SVZ)倍受关注.......

    作者:高洁;王永堂;邵阳 刊期: 2007- 02

  • P2X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功能

    腺嘌呤核苷酸受体(P2受体)的概念于1978年提出,这类受体包括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个家族.迄今为止,已有七个亚型的P2X受体(P2X1-7)和八个亚型的P2Y受体(P2Y1,2,4,6,11,12,13,14)被克隆.其中P2X受体家族被认为是继烟碱受体家族及谷氨酸受体家族后第三类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明确P2X受体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赵延东;阮怀珍 刊期: 2007- 02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概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monitoring)是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来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并提示术者采取干预措施使神经损伤消除或减至小的一门技术.......

    作者:吴赞艺;康德智 刊期: 2007- 02

  • 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

    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familialidiopathicbasalgangliacalcification,FIBGC)是一种以影像学上有基底节及脑其他部位钙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童年及青少年时期是健康的,而到了30~50岁时,典型患者会逐渐出现神经精神以及运动障碍.......

    作者:苏净;刘风军;常高峰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