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鼠正常脑组织伽玛刀照射后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照射大鼠正常脑组织后亚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探讨vEGF与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假照射组,其余5组行γ-刀照射.运用Leksell23004B型γ-刀4mm准直器以50Gy照射大鼠右侧尾壳核.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在照射后1、2、4、8、12周深度麻醉下断头取出脑组织,行免......
作者:刘晓民;徐德生;李彦和;康春生 刊期: 2006- 09
-
氧合血红蛋白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在体诱导鼠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鼠脑局部蛛网膜下腔注射氧合血红蛋白(0xyHb)的动物模型,探讨OxyrHb在体诱导鼠脑细胞凋亡空间分布及时间依赖性规律的研究.方法采集ICR鼠新鲜血液制备OxyHb,建立小鼠脑局部蛛网膜下腔注射OxyHb动物模型.动物被分为实验组(40只)及对照组(35只),实验组注射OxyHb(5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0μL)于鼠脑蛛网膜下腔,再按处死时间将小鼠分为3h、6h、12h......
作者:师蔚;黄立勇;王睿智;孙建军;王芳茹;刘重霄;周乐;郭振宇;Zhang JH 刊期: 2006- 09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一、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目前研究来看,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自由基过多形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艳艳;牛朝诗 刊期: 2006- 09
-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CT早期诊断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原因.该病大的特点是致残率、致死率高.如何尽早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导致残疾和死亡的关键.近年来,随着CT技术进步成熟,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就动脉瘤破裂的早期CT诊断综述如下.......
作者:苏雨行;李刚 刊期: 2006- 09
-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心、脑血管病的许多危险因素已被确定,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在所有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中只有2/3可以归为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其它的遗传变异如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多态性可从几个方面决定卒中的其它因素[1].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防止冠状动脉和脑血管血栓形成只是部分有效.因此,研究在动脉血液流动的情况下由血小板参与的动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爱华;贾建平 刊期: 2006- 09
-
血管活性药物对颅内高压麻醉的影响
颅内高压所涉及的麻醉较为特殊,麻醉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药物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由于药理机制不同,对颅内压、动脉血压、脑灌注压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在药物选择上应当十分谨慎,尽量选用对颅内压影响较小的药物.传统意义上血管活性药物依其对血管的不同作用分为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两大类,分别用于升、降血压.......
作者:梁芳果;丁红;王健 刊期: 2006- 09
-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监测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syndrome,HS)由Sundt等[1]首先报道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和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系由于原先低灌注区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超过脑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多样,主要有严重的单侧头痛、面部和眼部疼痛、癫痫发作,以及因脑水肿和(或)颅内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2].......
作者:樊新颖;徐格林;刘新峰 刊期: 2006- 09
-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告
患者,女,53岁,于2001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头顶有一拇指大小肿物,质地软,不痛,皮肤颜色、感觉无异常,无脱屑、破溃等异常.未予特殊处理.2005年9月起肿物迅速增大,质地软,不痛,皮肤颜色、感觉无异常,予膏药外敷后,皮肤出现破溃、渗液.2005年12月27日头颅CT示头顶部良性肿瘤(侵犯颅顶骨质).2006年1月来我院就诊.检查:头顶部可见一直径约8cm肿物,边界尚清,质地软,有波动感,皮温不高,......
作者:席菁乐;李爱民 刊期: 2006- 09
-
横纹肌样脑膜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34岁,因突然不省人事伴呕吐于2004年9月1日人院,临床诊断:自发性左颞顶叶血肿(高血压性),伴脑疝.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血肿量约70mL.术后病情稳定.恢复期治疗期间,于2005年3月手术颅骨窗稍膨隆,CT检查为幕上脑积水,未发现颅内肿瘤,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情况好转.2005年6月病情恶化,手术骨窗向外膨隆明显,CT及MRI检查示左额颞顶部巨大占位性病变,CT有明显增强,T......
作者:吴雪松;李文;潘荣南;罗云平;梁裕盛 刊期: 2006- 09
-
35例急性垂体瘤卒中的临床分析
急性垂体瘤卒中是一种危急状态,它往往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眼肌麻痹、视力视野的急剧下降,严重者可因垂体功能不足而危及生命.本科自1996至2004年共收治了35例急性垂体瘤卒中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预后等作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提高急性垂体瘤卒中诊断、治疗的方法.......
作者:葛培林;陈谦学;叶应湖;陈坚;王国安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脑牵拉引起脑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 2 多发性硬化患者MRI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束示踪的三维仿真定量研究
- 3 酪氨酸激酶Src和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4 补体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 5 神经导航下微创切除颅内小病灶
- 6 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切除
- 7 外泌体源性miR-124对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作用研究
- 8 急性脑梗死诱发SIRS及MODS时患者血清SOD含量变化研究
- 9 术中唤醒麻醉结合定位技术切除脑深部病灶的临床研究
- 10 老年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研究(附35例报道)
- 11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循环的研究进展
- 12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体会
- 13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 14 岛叶形态结构特点、毗邻关系及相关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 15 亚低温在治疗急性颅脑创伤中的疗效和争议
- 16 E1B缺陷性腺病毒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的溶瘤作用
- 1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TIMP-1的表达
- 18 共患学习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5-羟色胺的关联性研究
- 19 Toll样受体2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