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型脑保护剂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脑保护剂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42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传统常规治疗方法合用依达拉奉)和对照组(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头颅磁共振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50.0%)和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14.3%和42.9%);头颅......
作者:刘军;刘运林;黄仕雄;刘中霖;肖颂华;李艺;贺峰;周海红;邢诒刚 刊期: 2006- 08
-
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应用腰大池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治疗组早期进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腰穿术,比较两组预后,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GOS恢复优于对照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早期应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
作者:陈秋明;冯志铁;王汝飞;邵强;吴波;关则俭;吴分浪;卓华强 刊期: 2006- 08
-
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轮状病毒肠炎伴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23例患儿发病年龄(13.8±6.4)个月,3d内发生惊厥者19例,均为全身性发作,持续时间短,不超过5min,一次病程中平均发作次数1.7次.多数病例不复发,部分可复发,病程<1年.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血生化、脑脊液、脑CT等检查正常.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
作者:朱建萍;付四毛;龙晓玲;蔡亦娟 刊期: 2006- 08
-
感觉统合训练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干预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早期干预中的使用价值.方法40例4~12个月伴有运动系统外症状如易激惹等的HIE恢复期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发育疗法(NDP)训练,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试验组增加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口颈部按摩、全身皮肤擦刷、关节挤压、按摩棒振动肌肤、巴氏球上蹦跳、线性或弧线运动刺激,30min/次,4次/d.治疗前、治疗后3......
作者:方素珍;石坚;李宏;刘利辉;邝彩亭;周细中;刘燕珍 刊期: 2006- 08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小荣;吴振东 刊期: 2006- 08
-
显微硬膜下腔-侧裂池沟通术治疗潜在难治性硬膜下腔积液
目的探讨潜在难治性硬膜下腔积液显微外科一次性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9例有影像学占位效应的硬膜下腔积液且合并脑萎缩患者,采用一次性经颅锁孔显微硬膜下腔-侧裂池沟通术.结果术后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和大部消失8例,部分消失1例.相关的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一次性经颅锁孔显微硬膜下腔-侧裂池沟通术治疗难治性硬膜下腔积液,可达到根本的病因治疗、有效的积液吸收和满意的组织复位.......
作者:胡深;杨佳勇;颜杰浩;刘蓉;宋伟健 刊期: 2006- 08
-
24h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及与其他非癫痫发作性疾病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对683例临床确诊癫痫及295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的AEEG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痫组AEEG共记录异常痫性放电443例(64.86%),非特异性异常91例(13.32%),总异常者534例(78.18%).非癫痫组AEEG发现异常痫性放电26例(8.81%)、非特异性异常38例(12.88%),总异......
作者:王湘庆;郎森阳;杨飞;周秀丽;刘焱;贾渭泉;张家堂 刊期: 2006- 08
-
中国人婴儿惊厥伴发作性手足舞蹈徐动征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婴儿惊厥伴发作性手足舞蹈徐动征(IC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诊断为ICCA的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影像学和治疗转归的临床资料.ICCA的入选标准为:3~20个月出现良性婴儿惊厥(BFIC)和在儿童后期或青春期出现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KC).结果5例ICCA患者来自4个家系,男性4例,女性1例.BFIC发病年龄在8~12个月,PKC发病年龄在5岁以后,影像学未......
作者:刘晓蓉;廖卫平;黎冰梅;杨少青;付伦姣 刊期: 2006- 08
-
蝶骨嵴内1/3脑膜瘤的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蝶骨嵴内1/3脑膜瘤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1998~2005年间采用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39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和1998年前应用传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一部位、同一类型肿瘤3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颅高压症状消失16例,减轻6例;视力障碍缓解10例;面部麻木感减轻1例(病灶侧),眼睑下垂好转1例.术后CT随访半......
作者:郭振宇;师蔚;张新文 刊期: 2006- 08
-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腹外侧区肿瘤
目的探讨枕大孔腹外侧区肿瘤手术技巧,以合理的入路、小的创伤获得大的显露、更高的切除率.方法选择斜坡和枕大孔区腹外侧肿瘤12例,其中神经鞘瘤5例,胆脂瘤3例,脑膜瘤2例,室管膜瘤1例,脊索瘤1例.运用远外侧入路及其改良法显微镜下切除该区位于低位脑干和上颈髓腹外侧不同性质的肿瘤.结果手术全切除8例,次全切及大部分切除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大孔腹外侧区病变的一种良好的入路.......
作者:施正生;陈新生;毛以成;孔权;查正江;方晖;罗斌;汪文兵;李志宏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GFP-β-NGF的构建和鉴定
- 2 连载之七:神经电生理研究(1963)
- 3 弥漫性脑损伤大鼠丘脑网状核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变化及意义
- 4 囊性脑膜瘤诊治体会(附一例报告)
- 5 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
- 6 经小脑延髓裂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区肿瘤
- 7 MR弥散加权成像与钆增强MRI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
- 8 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脑干损伤初步观察
- 9 一氧化氮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 10 线粒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11 多发性硬化患者胼胝体分区MRI形态及脑白质束成像的定量研究
- 12 2005年第一届全国神经肿瘤大会暨第五届北京国际微创神经外科研讨会会讯
- 13 miR-124*和laminin-8β1链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互调控作用
- 14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胶质瘤的应用探讨
- 15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研究
- 16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症状学评价
-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降颅压作用的临床观察
- 18 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人脑电图改变的研究
- 19 脑梗死两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 20 载脂蛋白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TNF-α仪表达和脑水肿的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