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第9期文章
  • PDGF-B与IL-1α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MMP-1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与白介素-1α(IL-1α)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研究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使用PDGF-B及IL-1α的情况下,MMP-1、2及TIMP-1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有MMP-2与TIMP-1mRNA的表达,......

    作者:刘兵;浦佩玉;张建宁;高永中 刊期: 2005- 09

  • 纤维连接蛋白促进人神经球内干细胞的迁移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成份纤维连接蛋白(Fn)对人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用Fn包被培养孔,于细胞球转种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和240h各时间点动态观察神经球细胞的迁移变化,测量细胞迁移的远距离,计算迁移速率,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迁移细胞的特异性表型标志,计算一定视野内nestin+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同时,平行观察含胎牛血清(FBS)培养诱导的迁移.设立多聚赖......

    作者:尹国才;栾佐;闫凤青;钱阳明;屈素青;胡晓红 刊期: 2005- 09

  • 他汀类药物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炎性脱髓鞘疾病.根据已证实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与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的遗传联合[1],以及对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反应,认为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MS的治疗选择很有限,治疗方法包括促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血浆交换等,及近年批准的干扰素β......

    作者:段大志;杨德斌;马存根 刊期: 2005- 09

  • 去骨瓣减压术在Ⅳ、Ⅴ级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应用

    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变之一,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发病,尽管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仍然较差,特别是Ⅳ、Ⅴ级动脉瘤患者,虽经积极治疗,预后仍不良,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如何改善这部分患者预后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脑梗死等患者中应用产生的良好效果逐渐被认可,特别是人们对其作用机制认识的加深[1-3......

    作者:郭新宾;赵丛海;田宇 刊期: 2005- 09

  • 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调控机制

    突触是由神经元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接触而形成的作为信息传递的部位,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将神经信号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神经递质释放的主要特点就是由Ca2+内流触发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释放神经递质.本文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汪洋;王大勇 刊期: 2005- 09

  • 骨髓源性干细胞:神经修复的新热点

    中枢神经损伤或发生不可逆病变后,临床治疗主要是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移植,但治疗效果不满意,功能很难得到恢复,致使神经生物学家在神经修复的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努力,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疗法.1989年Temple[1]对大鼠胚胎脑组织进行培养,证实这些组织细胞可以发育成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1992年Reynolds和Weiss[2]首次从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随即,移植干细胞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损......

    作者:邓镇;姜晓丹;徐如祥 刊期: 2005- 09

  • 脑胶质瘤浸润性和抗血管增生治疗

    脑胶质瘤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这和其高度浸润、侵袭特性相关.当临床上发现脑内实体性占位时,瘤细胞已向周围正常脑组织广泛浸润、扩散,开颅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肿瘤实体占位,不能根除全部的肿瘤细胞.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脑内血管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关系极为密切,抗血管增生治疗有可能对抗脑胶质瘤侵袭、转移,使其变成真正的局部占位病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切肿瘤实体占位后实际的临床效果,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建军;王振宇 刊期: 2005- 09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进展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早期,血管内治疗仅适用于动脉瘤形态和部位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临床状态较差的患者.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技术逐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m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作者:吕明;吴中学 刊期: 2005- 09

  • 脑部无反应性结核病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25岁,农民,未婚,因头部外伤1月,头痛1周,于2004年3月28日入院.当时头部碰伤未就医,一周前出现左侧头痛,伴呕吐及右手1~3指麻木.过去史无特殊.入院检查营养中等,神志清醒,头部无伤痕,颈软,神经反射及感觉正常,心肺及腹腔脏器无特殊.入院诊断:左顶叶脑挫伤;脑胶质瘤待排.入院后体温、血压、白细胞正常,肝脾淋巴结不肿大.PRP(-),抗HⅣ(-),HBsAg(-),HBcAg(-......

    作者:王辉;胡维维;高明勇;张良运;梁英锐 刊期: 2005- 09

  •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GDC栓塞术后并发Terson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57岁,于2005年1月31日15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伴有呕吐,即呼救护车送我院,途中病人意识不清,伴尿失禁.急诊CT检查示:脑池及部分脑沟裂高密度影呈铸型,以鞍上池为著,脑沟变浅,侧脑室略大,中线居中.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遗传病史.查体:血压180/130mmHg,中度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4mm,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2mm,光反射存在.神经系检查:四肢......

    作者:吕学明;袁绍纪;张荣伟;刘子生;孙希炎;王同力 刊期: 200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