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年第07期

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不同时间窗动、静脉溶栓的对比分析

黄翚;杨勇;潘小平;成秋生;邓伟华;周进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 脑缺血,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摘要:目的 关注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探讨起病3~6 h动脉溶栓与3 h内静脉溶栓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6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其中38例起病3 h内的患者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静脉溶栓),28例起病3~6 h的患者予动脉溶栓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对梗死部位接触性给予rt-PA,总量为0.6 mg/kg).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h、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7 d、90 d的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2 h、24 h、7 d的NIHSS评分与治疗后7 d、90 d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NIHSS评分与BI评分在动脉溶栓组与静脉溶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3 h内予静脉溶栓具有与3~6 h动脉溶栓相当的疗效,且未增加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单位,针对3~6 h起病的合并大动脉病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可能是理想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