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直径为3~7cm的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自2010年4月至2016年11月经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直径为3~7cm)患者80例,其中行单次伽玛刀治疗46例(单次治疗组),行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34例(剂量分割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瘤周水肿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和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
作者:由语迪;王宏伟;张国荣;何占彪;尹俊;王雅迪 刊期: 2018- 09
-
BA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神经母细胞瘤关联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相关环指结构域-1(BARD1)基因的rs6435862和rs3768716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神经母细胞瘤(NB)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5月10日收录的BA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B易感性的相关文献.筛选后提取文献的信息.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
作者:马敏;王成夭 刊期: 2018- 09
-
微生态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生态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发生、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d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作者:庄俊红;刘华玲;郑淑美;吴新艳;陈淑超;杨墙凤 刊期: 2018- 09
-
背根神经节ZHX2在外周神经损伤痛觉过敏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锌指和同源框蛋白家族(ZHX)在外周神经损伤痛觉过敏中的作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CCI)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造模前ld、造模后7d检测小鼠机械缩爪反应频率(PWF)和热缩爪反应潜伏期(PWL)的变化.造模后7d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
作者:龚华磊;徐华丽;磨凯 刊期: 2018- 09
-
miRNA-134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微小miRNA-134(miR-134)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神经功能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新生7d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缺血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按照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分为0h、1d、7d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采用改良Rice法制作HIE模型,缺氧缺血后0h、1d、7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miR-134表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
作者:曾志涌;黄玉玲;黎云鹏 刊期: 2018- 09
-
RIP1/RIP3通路介导谷氨酸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1和RIP3通路是否介导谷氨酸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细胞死亡.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株HT-22,分为空白对照组、zVAD组、Nec-1组、谷氨酸组、谷氨酸+zVAD组、谷氨酸+zVAD+Nec-1组、谷氨酸+Nec-1组,zVAD、Nec-1、谷氨酸的终浓度分别为20μmol/L、30μmol/L、3mmol/L,作用24h后用Celltite......
作者:苏兴奋;王汉东;康德智;林元相;陈伏祥 刊期: 2018- 09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53蛋白构型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53蛋白构型状态,探索AD诊断新的血液标志物.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AD患者18例(实验组)、VaD患者14例(VaD组),PD/PPS患者12例(PD/PPS组),以及健康门诊体检人员18例(正常组)(后3组成员均为对照组).分别抽取受试者外周血2mL,提取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应用野生构型P53特异......
作者:周小英;张微微;刘扬;何洋;张俊 刊期: 2018- 09
-
REST/CoREST对TBI后皮层神经元轴突修复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抑制元素-1沉默转录因子(REST)、REST辅助抑制因子(CoRES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皮层神经元轴突再生及修复的影响.方法(1)体外原代培养C57BL/6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神经元培养1d、3d、5d、7d、9d、11d后微小RNA-124(miR-124)的表达;(2)将培养5d后神经元分为miR-124模拟物组、空白对照组、miR-124抑......
作者:何军;刘洁;蒯建科;叶玉勤;杨永祥;贺晓生 刊期: 2018- 09
-
多靶点脑深部电刺激术与电生理记录的应用研究进展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DBS在临床上的推广,以及电刺激+电生理记录在脑功能研究方面的逐渐深入,同时向颅内多个不同靶点植入电极,让植入电极的不同触点能够接触到多个目标核团(功能区),有助于提高DBS的临床疗效,而多神经元群联合电生理记录也将获得比单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更多的有用信息.本文就目前多靶点联合DBS与电生理记录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陈小勇;丁陈禹;康德智 刊期: 2018- 09
-
结构性磁共振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能够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帕金森病(PD),帮助选择治疗方法和进行预后评估.其中常规结构性MRI利用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力优势能够显示部分PD患者脑结构改变,而磁共振弥散成像也已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微观结构的研究.本文现围绕这2项技术在PD诊断应用中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宏华;张蕾 刊期: 2018- 09
动态资讯
- 1 腰椎椎管内硬膜下副神经节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23例
- 3 枕寰枢复合体减压术的有限元分析
- 4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Ref-1、NF-κB及IκB的表达
- 5 氯胺酮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根据病例报道的综述
- 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7 颅咽管瘤钙化程度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 8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与技巧
- 9 RNA干扰联合抑制PI3KP85和AKT1表达对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 10 Caspase-3反义寡核苷酸抗凋亡作用的研究
- 11 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 12 大鼠腰椎磁力线切割阻断缩足反射的实验研究
- 13 静息态病灶内微出血与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 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脑室出血体积与预后的关系
- 15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CTA诊断
- 16 HSV-1 VP22及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17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52例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特点
- 19 CT引导下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 20 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诊治中的价值(附34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