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研究组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对照组45例行大骨瓣去除减压,统计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GOS、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颅内压、G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减少,回置骨瓣能够骨性愈合.结论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既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又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顿志平;王洪亮;尚景瑞;赵奎;陈长华;王燕;马传青 刊期: 2006- 10
-
顶枕着力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顶枕着力所致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7例患者临床资料,31例急症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26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恢复良好35例,中残7例,重残5例,死亡10例.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因病情恶化中转手术12例,其中5例为突发脑疝后紧急开颅.结论顶枕着力双额脑挫裂伤的病情易出现突变,去骨瓣减压、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蒲建章;赵洪洋;朱红胜 刊期: 2006- 10
-
自制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美国进口同类产品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观察应用自主创新人工硬脑膜的预后,并与应用美国进口同类产品(脑膜卫士)比较.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9例,24例应用自创材料,15例应用脑膜卫士修补硬脑膜;选择犬10只,分为5组,分别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每组犬各2只,每只犬于左右头顶分别应用自创材料与脑膜卫士修补硬脑膜.手术后对比观察不同修补材料的效果.结果犬解剖显示,应用自创材料的外表面与颅骨膜有......
作者:史志东;郭英;邓美海;唐录英;石德金;喻中和 刊期: 2006- 10
-
在体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张力成像观察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结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以及扩散张力成像(DTI)技术及磁共振影像(MRI)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进行对照研究,评价MRSI、DTI、MRI在AL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SI、DTI及MRI技术对ALS患者及对照组进行扫描,观察沿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包括中央前回皮层下(SWM)、半卵圆中心(CS)、侧脑室旁白质(PV)、内囊后肢(PIC)、大脑脚(CP)的各向异性比(F......
作者:印弘;张艰;马林;林千石;李德军;高元桂 刊期: 2006- 10
-
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
目的评价全身应用头孢吡肟加鞘内注射头孢吡肟及地塞米松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9名,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后,头孢吡肟2g,静脉点滴,每12小时给药,疗程10~15d,结合腰穿鞘内给药:头孢吡肟50mg加地塞米松1mg鞘内注射,每天一次.结果该方法临床有效例数为27例,细菌清除例数为27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结论该方法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疗......
作者:李文胜;郭英;王辉;梁潮峰;龚瑾 刊期: 2006- 10
-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61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1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治疗,术式分别采用椎板切除、开窗减压以及内固定等手术方法.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疗效.61例获随访,平均31个月,优良者57例.结论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多由退行性变引起.合理的外科治疗一般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术前应明确指征,根据不同病变特点选用相应的术式.......
作者:杨长山;杨春露;马承斌 刊期: 2006- 10
-
颅咽管瘤钙化程度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量来分析OPN与颅咽管瘤钙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本单位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的颅咽管瘤标本共54例,根据术中所见及影像学结果分析钙化程度,采用HE染色分析组织类型,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钙化程度与OPN表达强度的关系.结果肿瘤分两种类型即成釉细胞型(41例),鳞状细胞型(13例).经Mann-WhitneyU......
作者:黄广龙;漆松涛;方陆雄;刘保国;潘军;张晓峰 刊期: 2006- 10
-
复发性脑膜瘤的细胞增殖和凋亡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和凋亡在预测脑膜瘤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脑膜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并应用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PCNALI、AI之间的差异.结果复发组的PCNALI(63.1%±15.3%)、AI(0.25%±0.09%)皆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的PCNALI(47.7%±22.2%)、AI(0.10%±0.09%......
作者:郝帅;丁涛 刊期: 2006- 10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方法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分析我科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14例(16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4例(16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4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合并有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它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用该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
作者:田新华;陈锷;张俊卿;黄延林;孙瑾;李泉清;邓志鸿;张峰林;刘禹冰 刊期: 2006- 10
-
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呈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01~2005年间15例首次全脑血管造影呈阴性的SAH病人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首次造影均阴性,3例重复造影叫确诊断,1例手术探查明确诊断,5例结合CT,MRI/MRA,CTA明确诊断,1例重复造影后死亡,5例重复造影仍阴性,仅CT表现为中脑周围池出血.结论首次造影阴性的SAH病人应重复DSA......
作者:刘之一;徐宏;周增俊;罗小强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DD基因型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 2 一例特殊的大型听神经瘤
- 3 高表达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瘤苗的体外抗瘤作用
- 4 虚拟影像术前计划系统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 5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 6 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出血及梗死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一例报道
- 7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 8 脊髓空洞MRI表现与病因分析
-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时机和治疗策略
- 10 腰大池控速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联合损伤效应机制的探讨
- 12 以顽固性呃逆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1例报告
-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的预后研究
- 14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 15 高温高湿颅脑火器伤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
- 16 汉语失语症计算机辅助流利性检测的研究
- 17 缺铁性贫血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 18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附45例报告)
- 19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
- 20 单、双颅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1例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