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腹腔镜辅助下治疗脑积水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文献报道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23例,梗阻性脑积水16例,交通性脑积水7例.19例颅内压高于正常.均行V-P分流术.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耳后.腹腔端置管时,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于剑突下进入腹腔,并用一穿刺针带7号丝线,在右腋中、腋后线第八肋间刺入腹腔,将7号丝线带入腹腔,并固定于肝膈面.结果23例均行随访3......
作者:华春华;王岳华;谢思忠;袁荣军;陈国坚 刊期: 2005- 04
-
儿童和青春期垂体腺瘤的经蝶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年龄小于17岁的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其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本组20例(垂体PRL腺瘤7例,ACTH腺瘤5例,GH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4例)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8个月~8年,治愈75%,缓解25%,复发5%;常见并发症为尿崩症(25%)和电解质紊乱(25%).结论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方......
作者:骆纯;卢亦成;胡国汉;姚志强;马驰原 刊期: 2005- 04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降颅压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在不同使用方法和剂量上的降颅压效果,探讨临床合理的药物降颅压方法.方法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5组,全部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测,连续观察静脉使用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后的ICP、血钾、血钠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甘露醇和速尿降ICP作用明显(P<0.05);半量甘露醇加速尿或白蛋白降ICP作用显著(P<0.05)且持续时间长(P<0.05);降ICP......
作者:李维平;黄国栋;王建中;高永中 刊期: 2005- 04
-
急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目的探讨急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2例.结果成功栓塞52例55个颅内动脉瘤.51例痊愈,1例死亡.完全栓塞(P>95%)32个,大部分栓塞(80%~95%)20个,部分栓塞(<79%)3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塞3例,局部溶栓后,遗留轻偏瘫和单瘫.2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经......
作者:戴黎萌;陈东;赵永阳;陈建良;吴耀晨;徐如祥 刊期: 2005- 04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及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328例来自华南地区部分省市的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825例847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67例巨大动脉瘤中37例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8例用GDC,11例用EDC,1例用MDS闭塞载瘤动......
作者:段传志;何旭英;李铁林;汪求精;徐如祥 刊期: 2005- 04
-
空洞分流对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症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比较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空洞分流与否对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探讨脊髓空洞分流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病例,观察8例经后颅窝减压+颈1、2或3椎板切开+硬脑膜修补(A组)与13例同时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病人(B组)术后早期、随访半年以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并采用Karnofsky行为能力评分法对两组病......
作者:黄其林;刘海鹏;何家全;安宁;周政;刘俊;杨辉 刊期: 2005- 04
-
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多中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对小儿脑性瘫痪(CP)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全国5家医疗单位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对观察组132例及对照组95例患儿予以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应用金路捷肌注4个疗程,用统一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8%.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岁以下患儿应用效果更佳.结论金路捷治疗脑性瘫痪有较明显的疗......
作者:严超英;马丙祥;尚青;田慧玲;张庆松 刊期: 2005- 04
-
卡麦角林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结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左旋多巴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有卡麦角林治疗,治疗3年后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但治疗组左旋多巴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运动波动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卡麦角林结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可明显降低左旋多巴的用量,减少运动波动症状的发生.......
作者:方思伟 刊期: 2005- 04
-
老年人颅脑外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外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进展和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36例MOF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36例MOF发生于外伤后平均5d;2、3、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分别为52.6%、58.3%、90%;器官衰竭发生顺序依次为:肺、胃肠道、肾、心血管、代谢、血液、免疫系统.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颅脑外伤并发MOF常见的诱因,及时采用预防保......
作者:柯以铨;陈利锋;王松青;杨志林;王清华;徐如祥 刊期: 2005- 04
-
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CAM-1的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及药物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方法健康Wister大鼠72只随机分成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组,分别于3h、24h、72h、7d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及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ICAM-1从3h起即有表达,72h达高峰,持续7d仍有表达(P<0.05).脑含水量在24h后明显增加(P<0.01),7d时......
作者:刘兆孔;梁志刚;郇英;毕延萍;崔元孝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IL-6、IL-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 5-HT1A受体对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制
- 3 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发展
- 4 脑损伤模型中基于形态学多重免疫荧光技术的神经细胞研究方法
- 5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 6 鞍区病变解剖结构变化的MRI观察
- 7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 8 14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短期转归不良因素分析
- 9 PAR-1拮抗剂SCH79797对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DNF﹑NGF表达的影响
- 10 改进超声技术在脑胶质瘤术中应用
- 11 七例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12 高渗刺激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内钙的动态变化
- 1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准确性评价
- 14 小儿颅内蛛网膜囊肿488例临床特征分析
- 15 人尿激肽原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16 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7 额叶肿瘤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研究
- 18 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不同时间窗动、静脉溶栓的对比分析
- 19 异位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 牙髓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