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载神经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等,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生物等基础神经科学领域。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国际动态、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等,目前已成为展示和共享我国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杂志迄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89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4/R

邮发代号: 46-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925
  • 国内刊号:11-53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提早修补巨大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早期修补巨大颅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去大骨板减压所致颅骨缺损病例,分别在第一次手术后4~8周(平均5.2周)颅压正常后实施颅骨修补术,并对局部组织在不同时间的生理修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第四周手术者,局部渗血明显,胶原基本成熟.有5/16的病例局部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第6周后手术者,局部胶原成熟,有12/33的病例有轻度异物肉芽肿反应.......

    作者:唐运涛;刘伦波;陈宏刚;彭涛;韩杨云 刊期: 2004- 02

  • 垂体瘤与原发性闭经

    目的分析垂体泌乳素腺瘤性原发性闭经的临床特点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5例垂体泌乳素腺瘤引起的原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肿瘤类型及生长方向分别行经颅或经蝶入路手术,5例垂体瘤次全切除3例(侵蚀型),全切除2例(局限型).所有患者视力障碍均明显改善,血清PRL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只有1例患者在术后辅以溴隐亭治疗时有药物依赖性月经.结论此型垂体泌乳素腺瘤侵......

    作者:盖延廷;鲍伟民 刊期: 2004- 02

  • 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术式选择与疗效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术式、疗效进行分析.其中5例外减压;7例行内、外减压.结果12例病人全部存活,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重要救命措施,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和术式,术前强力脱水后瞳孔回缩的病人预后良好.......

    作者:徐锋;周炳华;李勇;管军 刊期: 2004- 02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31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分析,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27例(87.1%),大部分切除3例(9.7%),部分切除1例(3.2%).30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术完全切除者术后放疗,疗效满意.......

    作者:李子强;季建伟;陈世伟;张峰 刊期: 2004- 02

  • 112例柞蚕蛹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柞蚕蛹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2例柞蚕蛹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患者在进食用柞蚕蛹后30min~6h内发病,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多伴烦躁和恐惧.对治疗反应良好,在4~36h内痊愈.结论柞蚕蛹性脑病是以锥体外系症状伴烦躁和恐惧为主要表现的预后良好的疾病.......

    作者:刘庆;周健 刊期: 2004- 02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凝血、纤溶机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凝血、纤溶机能异常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中的作用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动态测定1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和输入冷沉淀和新鲜血浆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输入冷沉淀和新鲜血浆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下降,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形成,与患者凝血......

    作者:江野峰;梁庆新;何锦;钟树奇 刊期: 2004- 02

  • 颅内血肿微创术后高压氧治疗时机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高压氧治疗时机和提高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42例术后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10d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与非高压氧治疗3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恢复至ADLⅠ级17例(41%),ADLⅡ级11例(26%),ADLⅢ级14例(34%).对照组ADLⅠ级12例(32%):ADLⅡ级8例(21%);ADLⅢ级13例(34......

    作者:林述凯;王子臣 刊期: 2004- 02

  • 钻孔闭式引流和YL-1型穿刺针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钻孔闭式引流和YL-1型穿刺针引流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2例CSDH病人,45例行钻孔闭式引流术(甲组),17例行YL-1型穿刺针引流术(乙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复发率为6.5%,并发症率为4.1%,乙组复发率为27.7%,并发症率为22.2%.结论钻孔闭式引流较YL-1型穿刺针引流可明显减少CSDH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建刚;葛海涛;严小红 刊期: 2004- 02

  • 高血压壳核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治疗

    目的评价应用微创血肿碎吸和大剂量尿激酶溶解引流,超早期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CT定位,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血肿碎吸、大剂量尿激酶溶解引流,超早期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32例.结果血肿基本清除2d5例,3d19例,7d8例.对侧肢体瘫痪6h内好转4例,3d内明显恢复11例,3周内明显好转19例.3个月后ADL分级:ADLI级8例,ADLⅡ级10例,ADLⅢ级8例......

    作者:薛长山 刊期: 2004- 02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尿激酶超甲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合适病人进行溶栓,以相同时期非溶栓治疗的具有相同条件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加基本恢复率分别为45.7%和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溶栓组大面积脑梗塞完全恢复及基本恢复率为3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P=0.012).两组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

    作者:钟剑萍;欧阳同伟;刘健;梁国新;李艳;卢莘生 刊期: 2004- 02